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三,山西省左权县的桐峪镇天气晴朗,灯笼高挂,在新春的喜庆气氛中迎来了“空中的士”——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当地的首次试飞。
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机身全长达5.6米,高近2米,8个方向的机臂上下各装2片螺旋桨。当地面工程师们将航空器从整备棚内推行至空地中央时,安全线外已经聚集了大批镇上居民与外地游客,好奇这架充满未来感的航空器如何在古朴的桐峪镇上空盘旋。
地面工程师是顺利飞行的“守护者”。2月14日,在《中国电子报》记者登上无人航空器之前,孙师傅对它进行了最后一次安全检查。总计16片螺旋桨被拧紧加固,8条机臂的韧性被逐一查验。在依次确保螺旋桨、机臂、电机、云台、天线和舱门等外部设备没有安全隐患后,工程师钻进座舱内部,继续检查设备舱、电源、地面站参数和网络环境。
这样的流程,工程师在每次起飞前都会做一次,即便每日试飞体验的名额有限,一天也会检查近十次。
“屏幕上面显示的是航空器在运作中的一些参数,舱门的关闭和开启都由我来操作。”孙师傅在为记者系安全带的同时还进行着起飞前的安全讲解。
舱门紧闭,螺旋桨开始旋转,相较于需要漫长跑道助飞的客机,直升的航空器可以直接从原地平稳升空。作为左权县低空文旅体验的核心部分,乘客在舱内无须任何驾驶操作,就可以专注俯瞰窗外的美景——远处的太行山脉、近处的桐峪镇和桐峪1941博物馆,将古镇风貌尽收眼底。
在飞行过程中,孙师傅手握对讲机,负责观测整体飞行情况,他的同事在另一侧通过后台的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据了解,飞行航线都是提前进行设置的,在选择好目的地之后就会沿着航线自动飞行。
亿航智能项目负责人刘丽萍告诉记者,EH216-S的所有关键飞行部件均采用全备份设计,包括飞控系统、各类传感器、动力系统、电池等。以航空器的16片螺旋桨为例,每片螺旋桨都有独立的发动机,当一片螺旋桨遭遇故障停转时,其他的螺旋桨会自动进行动力补足,以保证飞行器的平稳飞行。
左权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国英表示,低空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左权县谋篇“低空经济”,打造无人驾驶“空中的士”。
在新春“两节”期间,试飞活动在桐峪镇启动,并带动了桐峪镇“红色文旅”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大量本地和外地游客游览体验。据悉,今年该项目有望在麻田八路军总部片区全面启航,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探索“空中的士”在空中旅游、空中物流、红色研学、无人机培训、非遗传承等更多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