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维佳报道:近日,记者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官网了解到,由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新提案《光伏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第1部分:光伏组件》(IEC 63667-1)正式获得立项。这是全球光伏领域首个聚焦碳足迹核算的国际标准,标志着全球光伏产业在光伏组件碳足迹核算方法学上凝聚共识、迈出统一规则的关键一步。
据悉,该项国际标准提案以行业标准 SJ/T 11926-2024《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光伏组件》为技术基础。该行业标准作为我国光伏领域首个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于2024年正式发布,为光伏组件在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的量化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施路径。
基于上述标准的研究基础及成功实践,《光伏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第1部分:光伏组件》(IEC 63667-1)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于今年4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82)摩洛哥会议上正式提交立项申请,后由秘书处发起全球投票。27个参加成员国参与投票,赞成率高达100%,中国、美国、德国等五国委派专家深度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同时IEC/TC82为此专门成立独立项目组(PT 63667-1),并由我国专家担任项目召集工作。
本次国际标准提案项目召集人裴会川表示,该项国际标准旨在建立全球统一的光伏组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规则与科学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将显著提升碳足迹因子与本土数据的时空匹配度,破解国际通用数据库在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中的局限性,为构建更加开放、公平、透明的全球光伏市场环境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未来,中国将在IEC框架下持续推动光伏产品碳足迹系列标准建设,推进光伏产业本土化数据库国际采信与互认,为全球新能源发展与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正面临阶段性供需错配等挑战,在此形势下,标准支撑尤为重要。为顺应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业界应加强技术创新与标准融合,深化产业链协同合作,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共同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光伏产业链涉及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部件、光伏系统及应用、回收再利用等多个环节,截至目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已制定并发布光伏领域生命周期评价(LCA)、绿色制造、碳足迹核算行业及团体标准18项,开展回收标准研制17项。同时,于2021年启动光伏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及核算平台建设,并于2024年正式发布实施。依据上述标准,已为50余家光伏龙头企业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LCA评价、碳足迹核算服务,碳足迹核算方法全面与ISO 14040/14044/14067等国际通则标准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