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美的集团与海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消息一出,引起业内热议。二者一南一北,本为家电行业的“老对手”,如今“拆墙”“握手”,由对手成为伙伴,隐藏着哪些终极智慧?是否意味着中国家电企业,正在从竞争走向竞合新时代?
“拆墙”和“握手”背后的玄机
记者了解到,美的和海信此次合作,双方将开展广泛的数字化和AI应用平台的开发与合作,特别是推动AI智能体在制造、物流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同时也将围绕绿色工厂、工业互联网、全球产能布局等方面展开合作。
缘何“拆墙”和“握手”?细数美的和海信近年来的发展脉络,可以窥得一二。首先,二者具备合作基础。美的集团拥有庞大的白色家电、小家电业务,产品线丰富,且近年来在供应链效率提升方面积极变革,去年实现收入4071亿元,其中智能家居业务收入2695亿元。海信集团的黑电、白电业务近几年均稳步增长,2024年整体收入2022亿元,其中海信视像收入585.3亿元,海信家电收入927.46亿元。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秘书长周南向记者分析道,二者整体上在全屋智能、物联网等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海信擅长黑电、显示及芯片等业务,美的在白电、智能制造、物流、数字化等业务上有优势,双方合作创新水到渠成。
其次,海外业务合作空间巨大。近年来,美的在南美洲、东南亚、埃及等地扩大海外工厂的布局,海信也在墨西哥、东南亚、埃及等地扩大海外工厂的布局,双方在海外生产协同、订单交付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
第三,在数字化领域形成互补。海信近年来一直在攻坚数字化转型,以推动全球化布局。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去年曾公开表示,海信以全面数字化转型支撑全球新布局,达成全球研发的协同共享、供应链的敏捷响应、全球运营的实时管控。
美的已经从产品创新型、制造型企业,成长为以数字化转型为基础、管理体系建设侧的企业,可以依托美云智数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得智联物流体系等向外输出数智化能力。
北京泛博瑞咨询有限公司贾东升告诉记者,二者的联合,可以形成有效互补。海信需要美的数智化能力的输出,而美的的向外输出能力也将反哺自己更好地成长,是双赢的结果。
据悉,双方还将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坚,探索工艺创新,推动跨界工艺融合与人才联合培养,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发展更多新质生产力。双方将在生产物流协同、智能仓网体系构建等全链路进行平台优化与升级,实现端到端供应链运营效率提升和库存布局优化。
从竞争走向竞合打开家电新格局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在出口业务受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内销市场压力陡增,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意义重大。
美的和海信作为两大千亿元规模家电企业,一直以来在C端市场是竞争对手。不过,如今家电企业的发展是产业全链条的发展,涵盖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仓储物流、数智化运营等多个流程,需要体系性的成长。
此次二者达成合作后,在市场侧是竞争的,但在技术、产品、制造侧的合作空间是巨大的。贾东升表示,二者合作为家电企业打开了视野和格局,二者在C端各自努力,同时也以开放的低姿态让自己总体变得强大,为家电产业后端链条探索出一条合作之路。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全球产业链面临分化与重构,中国家电企业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中国品牌之间的合作恰逢其时。“二者的合作避免了内卷外化,为家电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开了先河。”周南表示。
奥维云网(AVC)大家电事业部副总经理裴东敏也认为,头部企业应对技术变革与市场压力时选择战略合作携手共赢,向外界释放着中国家电行业从“内卷式竞争”向“开放协同”的重大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家电行业正在经历两大深层变革: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从“单打独斗”转向“生态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