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3版: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

传统资源大省加速迈向西部电子产业高地

本报记者 张心怡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以机械、电子领域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中有过不凡的业绩,创造诸多“共和国第一”。如今,工业老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优势和新兴产业,向着“西部电子产业高地”阔步前行,创新成就熠熠生辉。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甘肃电子信息产业已构建起“特色鲜明、链条渐全、创新突破”的发展格局,将做优半导体材料、算力枢纽等特色长板,开辟空天信息、能源电子等新赛道,打造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开放协作新高地。

2024年,甘肃省电子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48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位居全国第13位。

说起甘肃省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绩,黄宝荣如数家珍。在集成电路领域,天水华天电子位列全球封装测试行业第六名,年封装能力超600亿块;天光半导体高端数字隔离芯片达国际先进水平;集成电路制造材料创新联合体获58项发明专利,填补国内异步电路设计领域空白。金昌构建全国领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全产业链,兰州新区成为西北重要电子材料基地……

“甘肃正从传统资源大省向‘西部电子产业高地’加速转型,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集中资源攻关集成电路、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基础领域,夯实产业安全底座。同时,开展智改数转网联专项行动,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深化数实融合,培育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为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能。”黄宝荣说道。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甘肃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黄宝荣表示,2025年,甘肃将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为主线,全力打通创新堵点。一是依托华天产业园搭建高能级平台,推动打造国家西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基地,辐射带动集成电路产业跃升。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推行“企业出题、科研攻关”的揭榜挂帅模式,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领域实施技术攻坚工程。三是强化成果转化,建设兰州新区、白银高新区等中试基地,完善“研发—中试—产业化”接力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四是加强人才引育,通过“陇原英才卡”等政策吸引领军人才,推动高校定向培养产业急需的“订单式”微专业人才,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产业创新,要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重。黄宝荣表示,甘肃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发挥兰州、天水等地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半导体材料的既有优势,打造西部新材料产业高地。另一方面,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在庆阳建设绿色算力枢纽,发展数据服务、边缘计算等新业态,同时借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布局北斗应用等空天信息产业,并探索“新能源+储能+电子信息”跨界融合,培育能源电子、智能电网装备等特色赛道。

电子信息产业在补短板、锻长板的同时,也要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推动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黄宝荣指出,甘肃将聚焦“补链强链、开放协作”,多措并举构建产业生态。一是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定向招商,举办多场对接会,推动本土企业融入国内头部企业供应链。二是着力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重点承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研发光伏产品及设备、系统集成技术、控制及监测系统,积极招引AI服务器、场景应用、大模型开发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通信系统、数字接收终端、智慧家庭终端等设备,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强化政策保障,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制度,深入开展“千企调研纾困”行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问题。通过以上措施,甘肃将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打造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开放协作新高地。

“甘肃将围绕国家所需、甘肃所能、未来所向,加力实施‘四强’行动,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既做优半导体材料、算力枢纽等特色长板,又开辟空天信息、能源电子等新赛道,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自主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贡献甘肃力量。”黄宝荣说道。

2025-03-14 本报记者 张心怡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13140.html 1 传统资源大省加速迈向西部电子产业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