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4版:地方新闻

上海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本报记者 路轶晨

图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

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根据《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到2027年,上海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8000亿元;科研事业单位累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额达到100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企业超过2000家;培育服务水平专业、运营模式突出、示范效果明显的概念验证中心、开放式创新中心和技术转移机构100家以上,引育专业化、复合型技术经理人3000名以上。

推动重点领域持续产出高质量成果

《方案》提出推动重点领域持续产出高质量成果。围绕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通过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市级重大专项等,产生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形成一批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和高价值专利。启动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计划,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前沿技术培育和未来技术探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强化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项目经理人制,体系化、有组织地发现、遴选和布局科研计划项目。

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鼓励通过“赋予所有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实现职务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允许对科研人员过往创业行为进行合规整改。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建立技术托管平台,建立科技成果所有权、运营权与收益权分割管理的运营模式。加强专利转化运用,推动单位盘活存量专利,做优专利增量,鼓励通过专利开放许可等路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对接。推动符合尽职免责条件的科技成果转化不纳入国有资产绩效和保值增值考核范围。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科研事业单位应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责任,加强内部机制改革创新,强化科研、财务、资产、人事等部门工作协同,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督促作用,建立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现金奖励、科研人员创业等制度。

发展高质量的成果转化载体

为了加速企业创新,《方案》提出,一是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成果转化,实施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计划(POC计划),引导上海科技企业、社会资本联合科研机构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和不确定性。实施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计划(GOI计划),构建场景驱动、模式有效、创新者集聚的开放创新平台。鼓励上海国有企业开展事前约定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加快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动态更新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加大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等“三首”支持力度;完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政策,引导企业持续开发自主创新成果,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二是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建立重大任务牵引的协同机制。深化实施“探索者计划”,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支持高校联合企业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制造业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提升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和科技攻关能力。建强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优化创新挑战赛等活动机制,推动更多任务由企业提出,促进科技成果更好由企业使用。

三是加速资本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功能,联动设立概念验证基金、成果转化基金等,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建立成果早期孵化服务机制,开展深度孵化、持股孵化。拓展精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金融业务,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信贷、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打通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信贷支持路径。指导国有企业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决策和业绩考核机制,以企业在一定周期内的整体业绩作为考核对象。

四是发展高质量的成果转化载体。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在企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市、区联动加快培育高质量孵化器,支撑颠覆性科技成果的率先转化和硬科技企业的加速孵化。市、区协同构建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深化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探索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促进校区、园区、城区进一步融合发展。鼓励科创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探索成果发现、概念验证、园区服务、投资与孵化贯通的运营模式和收益分享机制。设立“大零号湾”发展专项资金,深入推进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

大力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

《方案》提出,将大力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平台。实施技术转移机构培育计划(TTO计划),支持科研事业单位设立专职技术转移机构,建立用人灵活、专业高效、激励有效的科技成果运营体系,支持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开展概念验证、价值与潜力评估、供需对接、技术投融资等技术转移服务,鼓励上海创新创业载体、知识产权机构、投融资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发挥专业优势,拓展技术转移服务业务。鼓励机构间优势互补、资源互换,共同服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绿色技术银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转化平台创新运营模式、做强服务功能。

加速打造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实施技术转移加速计划(TTA计划),支持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以许可、转让、作价投资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就地就近转化、孵化。引导技术转移机构开展“研投融合”“服投联动”“债股转换”等模式创新,提升转化效能。加强师生创新创业系统化培训,搭建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对话”桥梁。支持举办专业服务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大、成效好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加大对市场化办赛支持力度。

2024-10-18 本报记者 路轶晨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11737.html 1 上海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