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为辽宁工业加快振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辽宁省召开了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为全省工信系统如期实现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加快转化为推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强大力量。
今年以来,辽宁省工信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锚定打造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一手抓稳增长,面对需求不足、停产检修等不利因素,尽锐出战、全力以赴,创新实施“基点管理”,打开结构深入分析,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捋、一个企业一个企业调、一个基点一个基点抠,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推动企业稳产增产,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稳住了全省工业经济基本盘。一手抓调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双螺旋”发展,加快建设4个万亿元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上半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现代优质特色消费品营收占行业比重分别较2023年年底提高0.5、0.7、1.5和0.5个百分点。22个产业集群规模占全省规上工业约6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占22个集群的34%,首次超过1/3。沈阳、大连入选全国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8%,高于全国9.9个百分点,排名第九位。这些都为辽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辽宁省工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力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强作风等各项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把改革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坚定不移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筑牢经济“压舱石”,以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稳增长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咬住目标不放松,进一步增强工作预见性和统筹性,持续深化“基点管理”,打开产业结构把脉问诊,深入分析精准施策,用足改革创新动力源,挖掘存量抓统筹,拓展增量抓调度,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精准指导和有效帮扶,以服务企业的“精准滴灌”推动工业经济“挂挡提速”,多措并举保障企业稳产增产满产,推动企业保市场与保利润相统筹,稳住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
二是扭住振兴“牛鼻子”,以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北地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我们将用好改革这个重要法宝,推动机制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赋能4个万亿元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坚持“小场景”带动“大场面”、“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全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梯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快培育“新优势”,以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是辽宁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底,也是辽宁的“富矿”和“宝藏”。我们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健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加快中小企业“智转数改网联”;健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绿色化。
四是锻造过硬“三军”队伍,以改革强化作风建设。推动辽宁工业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思悟透、笃信笃行,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全力打造以主力自许、铁军自励、王牌自勉的“三军”队伍,以“辽宁之为”担当“国之重任”、服务“国之大者”,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