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重庆市经信委印发《关于用好“提升亩均效益十五法”加快推进重庆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通知》(以下简称《十五法》),督促指导企业和园区加快提升亩均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此前,重庆曾于2023年公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亩均效益好、单位强度高、绿色本底实、要素配置优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其中,亩均质效方面的目标是:单位用地产出水平西部领先,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年均增速保持在4%以上。
本次发布的《十五法》包括:设备更新法、数智赋能法、科技创新法、新品迭代法、品质提升法、设计赋值法、品牌增值法、管理增效法、兼并提效法、循环利用法、金融服务法、服务改造法、腾笼换鸟法、空间换地法和电商换市法。
其中,设备更新法主要包括:大力推进工业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重点推进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工业控制、智能物流、传感与检测等智能制造装备的推广应用,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加快制造方式转型升级,带动企业规模和效益提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或扩大再投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重大创新产品。
数智赋能法包括:加快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与创新应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核心场景,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和行业产业大脑等应用示范,提升企业“研、产、供、销、服”全环节数字化水平,推动企业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形态创新变革。
科技创新法包括:积极培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推动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示范基地、网上技术市场等创新平台和载体改造提升。落实“揭榜挂帅”制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产学研一体化联动、研用奖一体化管理,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路轶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