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22世界VR产业大会 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VR+文旅论坛:在一个赛道上相互成就无限精彩
VR+体育论坛:助力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VR+体育论坛:助力数字体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沈丛
 

11月12日—1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作为大会主题论坛之一,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体育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信档处处长张琛先后致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技术部部长喻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电子竞技研究室主任、海峡数字体育研究院院长杨越,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PICO)游戏业务中国区发行负责人满松,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行业数字化副总经理解瑞,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战略市场部副总裁、华为运动健康首席战略官李昌竹,北京博睿创维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宜泽,上海久事智慧体育副总经理黄洁智等嘉宾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围绕VR技术在数字体育产业的应用、打造体育元宇宙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的典型技术领域,在体育等垂直行业中应用前景广阔。徐文立在致辞中表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在“虚拟现实+体育”相关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为促进“虚拟现实+体育”高质量发展,徐文立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提升内容供给质量,发挥国家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培育落地一批以“体育强国”为主题的健身锻炼虚拟现实产品来丰富内容;二是改善终端使用体验,围绕相关关键领域实施一批新工程,掌握一系列影响力大、带动性强、前瞻性强的软硬件核心技术;三是建立大众认知,举办虚拟现实运动的健康推广活动,来提升虚拟健身的大众认知度,推动群众基础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景、试点场景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参与进来,继而带动更多人加入,逐步扩大数字运动的“朋友圈”。

张琛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工业制造产业逐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体育智能穿戴等产品的发展,国内优质赛事IP为“VR+体育”沉浸式观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专业领域,国家体育总局为提高国家队科学训练参赛水平,实施了智能训练转型,VR/AR也深度融入其中。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体育总局正在推动《“十四五”体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新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以满足体育数字政府治理、全民健身优化体验、助力经济实力提升、赋能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场地数字化升级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喻红在视频演讲中回顾了VR技术在2022北京冬奥会的具体应用,并介绍了VR技术应用于体育赛事的具体情况。喻红介绍说,国家速滑馆的建设充分应用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VR模拟仿真,最终实现了场馆的精准、高效建造。此外,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在AR技术“加持下”生动演绎出标有各参赛国家和地区名称的雪花,为观众带来梦幻的视觉冲击。如今,体育已经成为VR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辅助训练、场馆建设、运行规划、运行管理、技术维护、赛事服务等各环节都有VR技术的身影。

杨越在演讲中表示,VR对体育而言,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实现体育与科技“对立统一”的推动力。他认为,这也对体育学科的发展提出更严苛的要求,具体而言,可以简单归为四类,第一类是工程技术学,以信息学为代表;第二类是跟体育相关的生命科学,以人脑科学和神经网络学科为代表;第三类是社会科学,包括体育科学的产业化管理学科等。

满松在演讲中表示,如今,VR技术刷新了人们对运动健身的认知。目前VR+运动解决了百姓“足不出户锻炼身体”的需求,达到了放松解压、舒展身体、保持协调性的运动效果,最终实现了保持健康的目的。未来,“有运动需求的居家人群”将是VR运动的主要目标用户。

解瑞在演讲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愿意为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消费。因此,包括VR在内的数字体育新发展业态将成为体育产业的体验经济重要组成,将进一步推动数字体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伴随运动数据视觉分析、全民赛事虚拟赛事、智能交互训练、体育元宇宙社交(例如NBA与Meta、美国职业棒球、篮球元宇宙场馆和赛事)、沉浸式健身(例如Meta AR骑行、XR智慧健身房、咪咕数智骑行和AI健身)等技术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场馆、赛事运营等多个赛道的广泛应用,数字体育产业发展将呈现数据化、线上化、智能化、社交化、沉浸化等特征。

李昌竹在演讲中表示,大众健身产业有三个新发展趋势:一是体育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是我国GDP增长速度的2~4倍;二是体育消费逐步转向“专业性”发展,愈发重视专业技能、装备配置;三是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的XR应用创造了新的体育运动体验。

李昌竹认为,在运动健康领域中,XR将主要应用在器械运动、体感游戏、健康诊疗这三环节,为用户带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因此,VR产品在体验提升方面有三个关注点:一是在佩戴方面追求更轻便、防眩晕;二是在操控方面追求易操作、安全防护;三是在内容方面追求还原真实动作以及虚实交互。

李宜泽认为,中国数字体育发展如火如荼,未来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一是全民健身,即全民健身基础设施数字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数字化服务,增强数据安全和数字治理;二是健康中国,以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参与到临床运动生理实践中;三是增强老年人运动健康服务和管理,强调校园体育和体教融合,推动女性运动健康;四是文体娱旅媒融合的元宇宙将高速发展,这包括虚拟技术赋能体育、娱乐化发展、虚拟运动训练及虚拟赛事等;五是粉丝经济兴起,发展体育明星的流量红利机会将成为新的商业顶流。

黄洁智在演讲中介绍了奥林匹克虚拟系列赛的历史由来。在2021年3月,国际奥委会第137次全会通过了《奥林匹克2020+5议程》,将其作为国际奥委会在未来5年的新战略路线图。官方新增了15条改革建议,其中第九条明确指出鼓励虚拟运动的发展,并进一步与电子游戏社区互动。2021年5月13日至6月23日,国际奥委会举办了首届奥林匹克虚拟系列赛,这项包含棒球、自行车、赛艇、帆船和赛车运动五项虚拟体育赛事的系列赛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余名参与者。据国际奥委会网站消息,继2021年奥林匹克虚拟系列赛(Olympic Virtual Series)成功举办后,国际奥委会正在与新加坡奥委会商讨举办2023年虚拟体育与游戏会(Olympic Virtual Sports Festival)的可能性。

黄洁智认为,虚拟体育和传统体育的发展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在共同特点方面,它们都具备公平竞争性、内容观赏性、体育精神与荣誉感等特征。在个性特点方面,虚拟体育具备广泛参与性、科技进步性、安全可控性等特征。此外,虚拟体育还具备泛娱乐性的特点,这一特点更符合当前年轻人的体育消费习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