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主办,亚威资讯有限公司承办的以“未来已是现在”为主题的2019柔性可折叠AMOLED技术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峰会邀请武汉华星光电、和辉光电、维信诺、敦泰、武汉精测、柔宇科技、努比亚、奥维睿沃等业界的精英共论柔性可折叠AMOLED技术发展最新趋势。
前路广挑战大
AMOLED的应用优势在于薄、可弯折、广色域和高对比度。应用广泛,市场容量大,国内厂商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近年来技术投入巨大,未来在柔性折叠AMOLED弯道超车不无可能。“2020年将是柔性屏与硬屏的分水岭,柔性应用发展是长期趋势。2025年,硬屏OLED需求将占42%,显示屏应用呈现刚柔并济的态势。2025年,折叠屏将逐步渗透至总出货量8.25亿片的6%(约4950万)。”和辉光电技术总监邹忠哲表示。
受制于背板技术、显示像素技术、成膜工艺、材料成本、检测与修复效率限制、未规模化应用等现状,AMOLED尚未取得规模化发展。武汉精测副总经理、精立电子总经理刘荣华表示,整体工艺复杂、稳定性和良品率低、技术门槛高、投资额大、产能要求高、品质保证难、检测挑战大等方面均是未来柔性折叠AMOLED行业发展需要攻克的难点。
可折叠手机有待突破发展
自2018年以来,柔宇、三星、华为陆续发布可折叠手机产品。未来,智能手机携柔性优势也将朝平板笔记本应用整合,折叠手机将逐渐取代平板电脑。在更远的未来, 三折叠手机将渗透至IT笔记本应用。“智能手机以及笔记本两大阵营最终将在IT笔记本应用领域正面交锋,鹿死谁手有待时间考验。”邹忠哲表示。
“可折叠手机有待在产能和良率提升、材料成熟、成本价格压缩、外观设计等消费者体验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奥维睿沃高级分析师哈继清强调。
折叠应用多元化拓展
奥维睿沃数据显示,目前柔性可折叠AMOLED产能可以供应9亿部智能手机,而2018年仅有1.5亿部柔性智能手机的需求,柔性OLED供过于求风险较大,寻找新应用应提上日程。
智能穿戴、车载显示、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办公教育、时尚运动、智能交通、医疗健康、机器人均是柔性可折叠AMOLED未来的应用方向。在深挖应用层面,柔宇CMF工程师郭广凤表示,应以跨界、专注、敏感作为三原则。例如通过柔性屏和柔性传感实现柔性汽车中控,通过柔性屏显示实现透明导航,通过车身贴合柔性屏来实现广告滚动播放。
注重产业链协同创新
当下,国内AMOLED产业成功要素尚未健全,必须打造自主健全的产业链,实现国内AMOLED互利经济循环。“面板制造企业的角色就是带动AMOLED价值链:必须扶植并带动全产业链的自主化,方能形成价值链整体提升。”邹忠哲表示。
产业链上游主要设备和材料必须提高国产化程度,下游厂商需要对国内屏进行战略支持,资金上需要获取战略投资者的长期支持,技术上要自主创新,逐渐摆脱技术转移与跟随,专利上重量更要重质,要积极布局战略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