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19中国国际显示产业大会 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面临升级机遇 技术迭代加快
编辑:诸玲珍
AMOLED寻找新应用
量子点显示离不开两大驱动力
Display+开拓无限可能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量子点显示离不开两大驱动力

本报记者 卢梦琪
 

4月10日,由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主办、亚威资讯有限公司承办的以“显示新技术、点‘量’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全球量子点显示技术与应用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会议邀请了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孙小卫、纳晶科技技术总监康永印博士、惟怡新材总经理邱晓华、Nanosys大中华区总经理罗忠升博士等顶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共论量子点显示产业发展大势。

量子点技术优势明显

就当前的市场份额来看,传统的LCD依旧占据大部分市场,技术也最为成熟。OLED技术无疑是现在最受关注的显示技术,也是很多厂商目前抢占市场的主要竞争点。量子点技术作为另一个能够抗衡OLED的未来显示技术,虽然现在的曝光率不如OLED,但其优势依然非常明显。

从目前的技术成果来看,新一代量子点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色域覆盖率宽,可以达110%NTSC;第二是颜色纯,色彩纯净度比普通LED提升约58.3%,精准呈现大自然色彩;第三是稳定的无机纳米材料,色彩持久稳定可达60000小时。“无论是显示效果、环保还是成本方面,量子点显示技术就目前而言给了未来的显示产品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虽然现阶段的量子点显示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QLED的发展,其可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首席顾问孙政民表示。

技术进步与市场运用双向驱动

量子点显示最近在QLED电致发光领域取得很大的技术进步,并陆续有原型产品引起广泛的关注,是现在资本追逐的热点,同时也在光致发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应用。产品形态从最初的量子点玻璃管到现在的量子点膜,还有目前研发的QD on Glass,QD搭配Mini LED、Micro LED各种新型的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纳晶科技技术总监康永印指出,量子点技术发展离不开两大关键驱动力,一是技术的进步,二是市场的运用。未来技术方面,要在量子点和QLED之间建立技术连接,并建立更多评估标准来监测材料纯度、表面性能、油墨分散性等。“要通过调节量子点,调整合成方法以及配体、墨水等其他方面整体提高QLED技术。” TCL工业研究院技术专家刘文勇表示。

量子点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色域,但其仅是画质的一部分,难以让消费者体会到价值。推广量子点技术要和画质搭配起来,并为技术匹配合适的信源内容,把技术发挥到极致,才能让消费者切实享受到量子点技术的便利。

量子点作为一个材料,作为一个技术的平台,具备了给现在和未来所有相关技术提供平台的优势。“如果能够把量子点和现有的LCD、OLED,甚至电磁发光结合好,未来会是量子点的天下。”Nanosys大中华区总经理罗忠升博士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