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1版:要闻

以高质量供给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四

本报评论员

当前,消费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扮演着“主引擎”角色。2025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0%。我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多措并举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加速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切实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对于扩大内需,巩固工业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时指出,要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充分释放内需潜力,要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近年来,我国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升级需求凸显,消费者更加注重数字、绿色、智能、健康等方面的品质需要。在此背景下,要加速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加强供需适配,分行业分领域推进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建设,有力提升优质产品供给服务能力,全力做好重要民生产品保障。

下一步,要优化巩固“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机制,一方面,加大对市场主体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美誉度高、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品牌,鼓励企业在材料、设计、功能等方面创新突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丰富高质量产品供给;另一方面,要实施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开展优秀产品和服务推荐工作,引导产品向更高水平智能化方向发展,让产品供给真正跟上消费升级的步伐。

充分释放内需潜力,要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电子标杆产品密集突破,国内多家企业发布具有“全球首款”性质的关键产品,覆盖安全芯片、高端处理器、智能终端设备、AI一体机等高增长领域。国内厂商研发的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不断激发多样化、差异化消费能力。今年“618”期间,京东平台AI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前6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在新车销量占比达44.3%。

下一步,要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推广,培育一些高增长性消费赛道,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技术和数据驱动的智能推荐系统、云计算、5G、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精准匹配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推动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国货“潮品”等新热点持续涌现。

充分释放内需潜力,要推进消费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为加快消费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信部面向智能家居、智慧医药等重点行业遴选发布213个“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463个消费品行业技改项目,推动数字化技术赋能消费品工业取得明显成效。在高端化发展方面,截至上半年,规上轻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现已达到86.2%,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2.3%,技术融合与柔性制造能力的提升,为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化生产奠定有力基础,比如国产智能马桶功能升级、档次提升,销量已占全球六成以上,优质优价的产品让国内卫浴行业成功实现从“海淘”到“外销”的反转。

下一步,要将加强系统谋划,以应用落地为导向,遴选推广一批示范作用强、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精准破解企业转型痛点难点堵点。以优化生态为导向,培育一批高水平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推动企业向“产品+服务”转变,提升集群数字化发展水平。以标准引领为导向,加快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消费高质量标准供给,建立健全数字化转型标准体系,推动更多中国标准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充分释放内需潜力,要用好“两新”政策持续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共同落实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安排了3000亿元国债资金,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地方做好第一、二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趋于活跃,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信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4.1%和22.9%,发展态势向好。

下一步,要进一步落实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着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进一步完善消费环境,大力增加优质产品供给,积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发展。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有关部门将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

2025-08-12 本报评论员 ——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系列述评之四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14867.html 1 以高质量供给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