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日,亚马逊在日本东京举办的Delivering the Future大会现场宣布,刚刚部署了其第100万台机器人,这台机器人最近交付给了位于日本的一家亚马逊物流中心,成为亚马逊全球机器人网络的一部分。
亚马逊自2012年起持续推进机器人化进程,目前已在全球300多个设施中部署机器人系统。这些机器人主要承担重型搬运及重复性任务,形成人机协作的高效模式。在探索内部物流自动化的过程中,亚马逊通过不断的投资收购来扩大自己的机器人军团,据统计,在收购和投资机器人、无人机及自动驾驶相关创业公司上,亚马逊已累计斥资近百亿美元。
除了机器人数量的增长,亚马逊还在大会现场推出了新的生成式AI模型DeepFleet。这一新模型被定位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基于亚马逊站点内海量库存移动数据集开发,并依托Amazon SageMaker等AWS工具构建。该模型通过优化机器人车队的移动协调,可减少10%的行进时间,有效缓解拥堵问题,提升路径规划效率,加快客户订单处理速度。得益于持续学习的AI技术,其机器人协同工作模式将不断优化,助力更多商品存储在靠近客户的位置,进一步缩短配送时间、降低运营成本。
亚马逊表示:“百万机器人里程碑与DeepFleet的结合,预示着机器人技术与AI协同重塑物流的可能性。随着DeepFleet持续学习,它将驱动更深层的效率提升,创造更靠近客户的仓储模式,重新定义机器人物流的边界。”
在过去的几年里,亚马逊不断改进其机器人技术,推出了具有新功能的新型机器人。在今年5月,亚马逊发布了机器人Vulcan。该机器人配备了两只手臂,其中一只用于整理库存,另一只则带有相机和吸盘,用于抓取物品,同时Vulcan还具有 “触觉”,可以感知所抓取物品的状态。
此外,亚马逊在2024年10月宣布了一系列 “下一代物流中心”,这些新中心将配备现有设施十倍的机器人,并将继续与人类员工共同工作。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首个新型物流中心已于不久前投入使用,进一步展示了亚马逊在物流领域的自动化愿景。(文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