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2版:综合新闻

《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印发

本报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70%。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国际优势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服务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施方案》明确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70%,打造15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6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集群/园区,培育推广200个以上示范作用强、易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解决方案。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组织形式变革和创新,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实施方案》提出,聚焦纺织行业特点,系统梳理研发设计、计划调度、车间物流、质量管控、供应链管理等重要环节,通过典型场景的应用示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参考。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主要包含工艺设计、印染车间智能排产、物料精准配送、服装个性设计、产品质量追溯、供应链协同管理等方面。

《实施方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夯实支撑基础行动等4个方面提出18项具体工作任务。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行动中,强调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攻关一批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纺织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突破坯布瑕疵检验、染化料测配色及物流专用设备等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智能化加工技术等,打通全流程数字化制造断点。大力推进服装家纺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建立由缝制设备、人工智能技术等构成的智能协同缝制系统。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鼓励建设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加大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符合纺织行业特点和需求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纺织行业知识融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工作流程数据。

在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行动中,指出支持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人机交互、虚拟交互等方式获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广协同设计、云设计等方式,增强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参与度,实现量身定做。推动产线柔性升级改造和一次成型加工技术发展,提高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大规模定制化加工能力。鼓励纺织企业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生态系统,加大智能设备投入。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中,提出推动高端化跃升、加快智能化升级、加速绿色化转型和深化融合化发展。例如,提升企业数字化集成应用水平,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与生产车间。进一步推广机器人、智能物流系统、智能检测装备等,加大化纤、织造、纺纱企业全流程智能车间/工厂建设。

据统计,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3.7%、82.3%,化纤、棉纺等领域龙头企业智能工厂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晓 文)

2025-06-20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14024.html 1 《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印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