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7版:信息通信

“以网强算”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

本报记者 张琪玮

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春潮涌动,面临井喷式的人工智能产品和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算力需求日渐攀升,业界对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更加重视,加强算力供给成为各界关注的新焦点。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信息通信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以网强算”建议,进一步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助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离不开领先基础设施的支撑,尤其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成为最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但我国算力水平相对薄弱。‘以网强算’,是指通过构建与算力需求相匹配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分散算力的统一调度和高效利用,以提升算力基础设施整体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表示,“深化‘以网强算’是破解算力技术困境、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也是助力新型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促进科技创新赋能人工智能应用

今年春节以来,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热度居高不下,其APP上线7天累计下载量突破1亿次,上线仅21天,日活用户数就已达到2215万,位列全球AI产品日活总榜第二。

更加庞大的用户群体,无疑也将带来更加紧迫的算力需求。黄群慧表示:“随着AI效率提高、易用性增强,用户对AI服务的总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持续强化算力供给将成为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针对这一现状,他认为,“以网强算”的推进有望有效提升算力供应水平,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

黄群慧向记者表示:“生成式AI对时延和带宽有较高要求,在这一应用场景下,网络基础设施可能成为AI应用发展的瓶颈,一旦网络性能不足,将导致响应延迟、训练效率低等结果。面向传统应用建设的网络架构往往集中在应用的带宽需求,难以满足智算业务极其苛刻的时延要求。而‘以网强算’就是要按照算力网络的要求升级当前的网络架构,从而强化对算力网络建设的统筹部署,高效推动一体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总经理杨剑宇也表示,要加快推动“万兆光网”规模部署,通过高速无阻塞全光交换网络构建超大算力集群,“以网强算”提升人工智能竞争力。“构建网络与智算协同发展新格局,依托我国光通信技术优势,构建全光交换智算中心及高可靠立体联算骨干网,打造‘1毫秒时延一跳入算’城域网和泛在万兆智能接入网,推动网络向‘连接+算力+应用’一体化服务升级。”杨剑宇指出。

加快构建“全光交换智算中心”和“立体联算骨干网”,利用光通信技术的高带宽、低时延特性,满足AI场景的苛刻需求。同时,推动万兆光网、5G-A(增强版5G)、6G技术研发,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实时算力应用提供支撑。

从“东数西算”迈向全国一体化

“当前,我国算力产业呈现明显结构性矛盾。例如,东部地区算力需求旺盛但能耗压力大,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却应用不足,相对较低的算力调度效率制约了经济发展。”黄群慧告诉记者。

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国家推行“东数西算”工程,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缓解东西部供需矛盾。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泳在两会期间也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建议:“加快推动‘疆算入渝’工程,一方面,将西部地区算力传送网络建设纳入国家规划,支持建设西部地区到重庆的数据高速传输网络;另一方面,鼓励新疆、青海、西藏等非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的西部地区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并对部署建设国产算力集群的相关项目给予支持,打造国家算力供给基地,带动国产算力设备的研发攻关和生产制造。”

同时,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的提出,也为提升多元算力综合供给、提高西部地区算力利用水平提供了发展方向。黄群慧认为,强化“以网强算”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优势,在提升我国整体算力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我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要统筹规划算力资源布局,一方面,推动部分算力向西部等资源充足、气温等自然禀赋好的地区布局;另一方面,要通过算力网络的建设满足东部地区对算力调度、使用的需求。”黄群慧说道。

三大路径实现“以网强算”

针对算力产业的下一步发展,黄群慧强调,“十五五”期间对加强我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的规划,将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也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要求。对此,黄群慧表示,可通过三大路径实现“以网强算”。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与统筹部署。算力与网络具有强协同性,单一环节滞后将拖累整体效能。黄群慧建议,可在“十五五”规划中设立算网融合专项,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是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构建与算力基础设施相匹配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光交换无阻塞智算中心,实现算力节点间微秒级时延;接入层方面,扩大5G、千兆光网在园区、工厂的覆盖深度,降低终端“入算”门槛;此外,还应加快6G、万兆光网研发,抢占下一代网络技术制高点。

三是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智算网络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黄群慧建议加速制定算力网络行业标准,并逐步推动形成行业事实标准。同时,建议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算网融合技术的支持,鼓励运营商、云服务商组建创新联盟,突破分布式算力调度、异构资源管理等关键技术。

2025-03-25 本报记者 张琪玮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13266.html 1 “以网强算”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