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国更需坚持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特别是科技领域的重点外资企业,在当前科技竞争中起到关键作用,需要重点关注。建议坚持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畅通外资企业沟通渠道、降低外部因素对在华外资企业的影响。
外资企业对我国各领域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全球贸易环境变化,我国外部环境面临挑战
近年来,跨国贸易对各国经济的作用逐渐降低。1995—2014年全球贸易增速是全球经济增速的2倍多;而过去的10年,全球贸易增速已低于全球经济增速。此外,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强调供应链安全,更加关注产业链的本土化。种种迹象表明,全球贸易环境出现显著变化,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的我国,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
(二)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持续坚持对外开放
中国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是坚定的,2024年更是提出中国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动电信、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参与政府采购等方面提供公平机会。面对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我国将持续、深入、坚定地推动对外开放,而落到具体就是要更多地吸引外资企业来华发展,吸引在华外资企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三)外资对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外资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是稳外贸稳外资事关经济全局、就业大局。尤其是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稳外贸稳外资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对我国就业稳定和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二是有利于我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外资企业的引进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管理制度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对提升我国经济和产业水平有重要意义。三是有利于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大部分外资企业具有较深厚的市场经验,对消费者诉求变迁的经验较深,通过吸引外资引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提振消费,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外资企业在科技领域对我国至关重要
(一)在战略层面,对全球科技企业的吸引或将成为各国科技博弈的关键
一是通过外资企业的供应,打破外部技术封锁。吸引外资企业有利于增强各国产业同我国的黏性,降低外部封锁的风险。二是美加大关税带来战略“窗口期”,吸引外资科技企业。随着美国陆续出台针对各国、各领域的“关税”,国际市场波动增大,外资对稳定政策市场的需求增加,我国或有一个拉拢外资科技企业来华的战略“窗口期”。三是为未来构建以我为主的科技产业链打下基础。未来中国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站稳脚跟后,仍需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科技产业分工体系,这离不开其他国家外资企业的加入。
(二)在保障层面,吸引更多外资科技企业有利于国内各领域供应链的稳定
中国是全球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的重要制造基地,也是主要的出口国和消费国。中国正成为全球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的中心,贡献全球超过22%的销售额。在亚太地区的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市场中,中国也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最新销售份额约为48%。自202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在当前国际环境和产业背景下,我国引进外资相关供应链企业在华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有关领域零部件、软件和芯片等产品的供应保障能力,也有利于在全球“保护主义”复苏的国际环境下,降低我国消费电子、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受到海外关税和制裁的风险。
(三)在攻关层面,吸引外资科技企业能提供引进关键技术和人才的潜在机会
在诸如集成电路、高端设备等领域我国科技企业较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除加大力度自主研发外,通过外资企业引进吸收有关技术、吸引有关人才也是缩短技术差距的重要手段。当前很多在华深耕的外资企业拥有我国亟须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具备通过扩大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实现技术和人才引进的可能。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领域存储器供应商的韩国SK海力士在我国无锡、大连有数百亿美元的投资。
建议从三方面推动关键外资企业在华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外资企业在华营商环境
明确“内外资一视同仁”的基本原则,强调外企在华市场准入平等、法律适用平等以及政策支持平等,并加强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的结合,建立支持外企在华公平发展的长效机制。综合考虑国内内资与外资生产能力,对内资企业尚未覆盖的市场,区分支持重点外资企业,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及中央企业积极开展试点,将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积极采用国内供应链且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的考虑范畴。
(二)建立关键科技外资企业沟通机制
吸收借鉴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机制做法,针对科技领域的重点外资企业,建立中央—地方—企业三级对话沟通机制,国家层面牵头、关键外资企业所在地政府参与,及时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政策诉求,形成重点问题快速反应机制和定期会晤机制,切实解决外资企业面临的问题,推进优化国内关键产业支持政策机制。
(三)探索降低在华关键外资企业受国际影响的举措
研究以合理手段对内外资企业受出口管制、制裁、禁令等因素而增加的在华经营成本、物流成本、合规成本予以弥补,降低在华有大规模投资、设厂的外资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特别是针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特定领域受限产品予以专门支持,留住重点在华外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