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1版:要闻

投资热潮涌动 奋战新春“开门红”

本报记者 齐旭

图为浙江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二期项目开工现场 李震宇 倪雁强 摄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机械臂旋转……乙巳蛇年春节刚过,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项目工地到科技园区,全国各地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热潮涌动,以扩大有效投资为牵引,全力以赴奋战“开门红”。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多地牢牢把握“两新”“两重”新机遇,产业投资结构更加优化,重大项目创新含量和附加值更高。一系列带动能力强、产业结构优的重大项目,正在点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积蓄力量。

“置顶”科技创新,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2月8日上午,位于绍兴的浙江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基地二期项目现场,随着浙江省委主要领导的一声“开工令”,现场掌声雷动、汽笛长鸣,浙江省新春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拉开序幕。

“二期项目建成并完全达产后,将年产150万套MLED(第三代显示)芯片、5.5万平方米MLED新型显示模组、1000万片柔性显示器件。”浙江星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华满怀信心地说,“该项目将助力突破国产光电显示领域核心‘卡脖子’技术,帮助传统制造大市绍兴打造新兴‘芯屏’先进制造业集群。”

今年春节以来,来自杭州的大模型DeepSeek全球“霸屏”,成为现象级人工智能IP。为巩固这一先发优势,“布局算力中心”成为最近浙江省开工建设重大项目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位于嘉兴的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总投资468亿元的智算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万卡集群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技术项目,是浙江开年来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的最大特色。据统计,节后共有55个新质生产力项目集中开工,占项目总量的37%,总投资2000亿元。“今年浙江省首批重大项目,在结构上更加优化,更加强调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方面的布局,这有利于加快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无独有偶,细数安徽省近期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占比也进一步提升,着力塑造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在安徽池州,年产20万吨的贵池中济竹碳基新材料项目开工动员,池州半导体特色生态产业基地、贵池区镁基新材料及表面处理产业基地等项目加紧建设;在阜阳,总投资10亿元的阜南比亚迪二期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颍上晶湖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等高技术制造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在即……

2025年,安徽狠抓项目建设、促投资落地,将科技创新“置顶”。在近日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上,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掷地有声地说道:“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坚持科技打头阵、下好创新先手棋,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抢抓“两新”机遇,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节后首个工作日一早,位于湖北的摩擦一号制动科技(仙桃)有限公司1300多名员工准点到岗、全面复工。不久前刚投产的两条全自动化智能刹车盘生产线已“拉满”能量条,产能全面释放,助力企业夺取“开门红”。

“目前在手的海外订单(比上年)至少增长50%,设备更新后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公司产品大多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国。面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近两年该公司一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2024年该公司的欧洲市场份额占比迅速提升,今年还将鼓足干劲进一步挖掘、扩大中东市场。

借助国家“两新”“两重”机遇,各地制造业企业干字当头,开足马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

在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聚合切片和锦纶6两个项目保持满负荷状态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徐继军告诉记者,为满足近期国内外激增的订单量,春节期间仍满负荷生产,节后还将有六条新生产线投产,继续扩大产量。“今年,我们还计划投入2亿元购置业内顶尖新设备,更好地推动企业走上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之路。”徐继军透露。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升级换代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不断加大,汽车电子、安防、人工智能等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市场对芯片,特别是人工智能芯片、存储芯片等需求持续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华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诸玉平说道。

近期,位于江苏南京的华天科技启动了总投资额100亿元的二期项目,拟新建20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引进高端生产设备,建设具有国际先进封装水平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存储、射频、算力、AI等领域。

诸玉平介绍,目前市场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量极大,公司的二期项目就将新建好几条人工智能相关的产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还将二期计划分成了多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的厂房预计今年年底就将有设备入场,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实现小批量生产。”他说道。

在赛迪智库规划所副所长李杨看来,当前,各地发力推动各类设备更新换代,对投资和消费都是一个有力促进,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支撑;同时,对于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也是一个有力促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市场条件。

厚植营商沃土,进一步增强外资吸引力

前不久,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全新基地举行奠基仪式。该基地总投资超10亿元,是西门子医疗在本土化战略布局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根据规划,新基地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功能。建成后,西门子医疗深圳基地的总体规模将达到现在的3倍。

“深耕中国30多年来,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未动摇。通过加强高端医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本土研发与生产,西门子医疗持续扩展国产化的广度和深度。”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表示。

近段时间,日资企业电气硝子厦门工厂的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液晶玻璃基板。落户中国至今,企业已完成5次增资扩产,总投资超过80亿元,成为这家日本企业在海外投资规模最大、生产工艺最完整的工厂。

“从显示器产业来看,现在全球基本上七成都集中在中国生产,将来这个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我们看好中国市场和机遇。”电气硝子玻璃(厦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藤居孝英表示。

外商“真金白银”增资的背后,是其对中国这片“创新沃土”稳定全球业绩的热切期待,以及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近期我国公布的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包含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苏州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制造基地、合肥大众汽车研发中心等15个项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特点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出的重大外资项目数量属历次之最,计划投资额共计330亿美元,将在带动我国进出口贸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外资企业持续加仓中国,离不开各部门利好政策的不断释放。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工信部将着眼“十五五”谋划推出一批重大投资项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修订出台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商投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动以试点方式继续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为外资拓展空间。

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扩大开放、吸引外资,也成为不少地区“新春第一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外向型地区将持续发挥对外开放“压舱石”作用。江苏提出,将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型开放,围绕生物医药等有条件的领域推进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稳步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推动数字贸易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广东强调,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扎实办好“投资广东”100场以上产业链招商活动,力争招引更多高水平、强带动的外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2025-02-11 本报记者 齐旭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12801.html 1 投资热潮涌动 奋战新春“开门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