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4版:专题

从“小家”到“大家”,长虹擘画AI图景

本报记者 卢梦琪

图为长虹华丰科技AI智能检测生产线

2023年,预训练大模型跨越技术奇点。2024年,AIGC、数字人、多模态、智能决策……人工智能浪潮汹涌。2025年,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触及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在四川绵阳这座“中国科技城”,一家历经66年风雨的国企,正悄然引领一场人工智能的革新浪潮。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基于自主研发与产业优势,研发“更懂你、会学习”的AI家电,打开智能家居新的潜力空间;旗下多家工厂采用AI工业视觉检测让产品缺陷无处遁形,擘画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壮丽图景;深入上游,为各应用领域AI硬件产品的动力、算力和响应力筑基。从“小家”到“大家”,让产品更聪明,让制造更智能,是长虹书写的AI时代答卷。

为“小家”:AI家电构建智慧理想家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CES 2025上,深度融入AI的新产品与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各大厂商不再盲目跟风,推出大量仅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搭载AI功能的消费电子产品。如今,他们的策略更加务实,更注重回归用户需求本身,AI技术正在向用户的真实生活场景加速渗透。

长虹携多款AI家电产品亮相。长虹全球首款AI TV在沧海智能体赋能的大模型集群、算力集群、AI集群、感知集群的强大支撑下,不仅会思考、能对话,还具备自我学习持续进化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如你所愿”“知你所想”“懂你所需”的智能服务,让用户从“看电视”向“用电视”进阶。

2025年,是电视机发明100周年。此前,电视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光的驱动。站在新的百年起点上,长虹以AI价值推动彩电行业迈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纪元。

基于生活应用场景,长虹从AI技术应用于单个产品,转向跨产品、跨场景的融合创新和对产品生态的构建。长虹AI冰箱通过CSI人感科技、AI自寻优调频科技、AI柔性化霜科技三大科技,实现人来降噪、人走提鲜等能力,免去用户被噪音打扰、冰箱化霜等烦恼。AI空调则集合了AI温湿随感控、AI交互随声控、AI新风等技术,让用户拥有置身山水间的舒适感。

以上的成果背后,是长虹率先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长虹云帆AI大模型,也是通过大量专业模型训练构建出的一个全面、智能、高效的家电AI生态系统。

2024年3月,长虹云帆AI大模型成为四川首个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功备案的“大模型”,具备独特的“大模型+专业模型+自主AI技术”模式,可以实现多维感知、多重理解、多任务管理、多模态交互、内容联想五大能力,通过硬件层自身所带声音、图像、光学、距离等传感器,或家庭中其他物联设备的传感器来感知用户及环境,接收用户需求。

长虹以大模型加快传统家电的迭代升级,开拓了健康监测等更多的服务场景,未来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功能和服务模式,使“云帆”成为智慧家居生态圈的核心。随着长虹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未来大模型将在更多生活场景中展现其巨大的潜力,不断探索智能家电的更多可能性。

为“大家”:锻造工业AI强引擎

在长虹旗下华丰科技的连接器工厂,新生产出的连接器依次通过15个工位,2000万像素的工业相机阵列拍下产品的细节。从不同的角度拍下的20多张高清照片,被传输到后台人工智能“大脑”,再由“大脑”自动分析判断产品质量,能够检查到微米级别的缺陷。

走进长虹华丰科技工厂,《中国电子报》记者看到,AI“质检员”让产品缺陷无处遁形。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时代,工业制造本身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AI检测实现海量数据信息的准确、稳定获取,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决策引擎,推动智能、决策的精准执行。

利用AI技术代替人工进行连接器产品的质量检测,长虹在全行业是首创,通过5G+AI高精度工业视觉检测装备的运用,可以达到检测精度小于0.02毫米,准确率超过99.98%的效果,同时可让人效提升275%。

当下,AI视觉检测技术应用逐步成熟,通过目标追踪、图像融合、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性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开展以场景为牵引的数字化升级革命,行业“质变”正在发生。

与很多企业对于AI的态度是尝鲜、是工具不同,长虹是少有的率先把AI直接定位为生产制造“变革驱动力”并付诸行动的企业。这款AI检测装备经过不断优化迭代,已经服务于长虹旗下的新能源电池、空调、华丰连接器、爱联模组以及智慧显示的生产线,并得到良好反馈。2024年,长虹自研的“人工智能+检测”技术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并上榜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名单。

作为一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从制造业中来,到制造业中去”是长虹发展AI质检的优势所在。长虹控股集团智能制造部副部长顾尚林向记者表示:“基于对制造环节的精准把控和强化内部质量控制的需求,我们协同战科部、AI实验室在全集团发起了一次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需求收集,随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差异化的方案设计,以满足不同成本、性能和要求。”

长虹5G+AI视觉检测装备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一项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更是长虹进一步拉动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全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的一个缩影。

长虹AI为“大家”,不仅让制造更智能,也不断基于庞大的制造业研发和生产基础,扎根AI硬件上游领域,自研AI推理算法模组、AI数据传输连接器和AI电源等产品,保障AI动力、算力和响应力。

在长虹爱联的工厂,一块刚刚下线的银行卡大小的模组,上面密集集成了大量精密电子元器件。借助这块AI推理模组,智能汽车无须上传数据到云端,在本地就可以进行实时信号处理,显著提高应对紧急路况的响应速度;在智慧教育场景中可以精准识别教室中学生的实时精神状态,并即时反馈给上课老师,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智慧农业场景中,无人机能够快速抓取数据实时完成喷洒动作。

长虹爱联科技硬件研发中心总监丁双朋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虹自研的AI推理模组最大计算能力可达20TOPS INT8,配备独立ISP图像处理内核,并经过抗震、抗电磁、抗腐蚀设计,可满足各种应用场景需要;模组采用MXM封装,接口丰富,并支持Ubuntu、openEuler两种操作系统,可降低整机产品开发难度及接口扩展成本。值得一提的是,该模组搭载国产AI算力处理器,技术方案完全自主可控。

“下一步我们将推出更高算力的AI推理模组,有效降低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的门槛和成本,进一步拓宽人工智能开发及应用生态,让AI惠及电力、智慧交通、机器人等行业的终端产品。”丁双朋表示。

然而,有时制约AI算力释放的不是为人熟知的GPU,长虹也在为AI智能运算搭建数据高速传输的桥梁——藏在众多“工业重器”背后的高速连接器。

长虹旗下华丰科技所研发的AI高速背板连接器在大型通信设备、超高性能服务器以及高端存储等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虹华丰科技现场技术应用工程师查梅蕾告诉记者,该连接器产品具备结构紧凑、高速率、高密度、高可靠等优点,有效提升产品信号完整性,实现高速数据传输,且传输过程中数据零损耗,数据传输性能可以满足通信行业未来10年到15年的需求。

此外,长虹电源公司所研发的AI锂离子蓄电池组,可以为AI设备提供强大的续航能力,以保障机器人等产品具有能够在低温、潮湿、震动等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确保正常运行。

从打造AI算力和动力引擎到搭建连接桥梁,长虹已逐渐构建起AI推理模组、AI高速背板连接器、AI锂电子蓄电池组三大AI基础能力。随着以连接器、算力设备、能源设备等为代表的基础类设备需求持续释放,长虹全方位布局AI基础设施,有望迎来新增长。

经过几年的耕耘,长虹对AI的深度拥抱远超智慧家居、智能制造、AI基础硬件的范畴,而是有着更深远的“+AI”远景。

长虹控股集团数字化转型部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我们的‘+AI’愿景,是产业智能化,以产品智能(成熟产业提升竞争力)、制造智能(智能化改造等)、商业智能(经营管理提质增效等)为三大主要方向;未来,‘AI+’也将朝着新产业孵化方向努力。”

2025-01-21 本报记者 卢梦琪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12741.html 1 从“小家”到“大家”,长虹擘画AI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