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维佳报道:从工业制造到金融医疗,当前,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大力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重塑各领域的发展格局。日前,经济之声“走进上市公司”大模型调研行业发展报告会在北京举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大模型领域展现出多元发展趋势和格局。在政策层面,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AI大模型的创新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在技术层面,底层架构、多模态融合、端云协同及开源等技术持续优化,为大模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过,当前国内大模型发展在硬件、算法及数据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AI大模型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提升。”赛迪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权指出,一方面,AI大模型将突破知识获取限制,使劳动者从“指令执行者”转变为“创意策划者”,催生出新岗位;另一方面,AI大模型将作为“智能生产工具”集成于产业链各环节,逐步成为企业的智慧中枢;此外,AI大模型将拓展劳动对象,使数据变为可加工的数据资产并放大其价值。
刘权预测,未来大模型产业将呈现七大趋势,一是通过算网协同提升算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产业发展模式将从技术主导转向场景应用主导;三是对大模型服务体验的要求从“可用”升级为“好用”;四是大模型应用落地服务强调开箱即用;五是轻量化终端大模型将逐渐兴起,以适应对时延敏感及隐私保护要求严格的场景;六是场景知识的增强作用日益显著,助力实现更精准的决策支持;七是产业生态将呈现竞合关系并行演进态势,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创新,实现共同成长和整体跃升。
腾讯研究院副院长刘琼认为,行业大模型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解决行业的特定需求和问题,是“人工智能+”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当前大模型在垂直场景下的应用渗透进程,呈现出‘微笑曲线’特征,即研发、设计、营销、服务进展快,而生产、运营场景相对较慢。需求和数据成为影响进展的两大关键因素。”刘琼说道。
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看来,人工智能时代正逐步向“天人智一”的新理念迈进,人们可以借助AI技术延展智慧、尝试攻克如癌症、气候变化、环境危机等难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人机共生的愿景是1%的人类智慧调动99%的人工智能来完成任务,AI将成为人类智慧的延伸和加速器,帮助我们超越单一人的能力局限,更高效地解决复杂问题。”沈阳说道。
大模型的自主可控主要从模型、数据和软件生态三方面进行把控。从基座模型来看,采用国内自研模型。从数据层面来看,使用自身的知识注入,保证数据可控。此外,知识增强基于内部知识构建,可保证全流程的自主可控。
以腾讯混元大模型为例,全链路自研是其亮点之一。据介绍,腾讯混元大模型从第一个token开始从零训练,掌握了从模型算法到机器学习框架,再到AI基础设施的全链路自研技术,在大模型研发中,实现从底层算力网络到中间Angel机器学习平台,再到上层模型和应用到全链路自研。
继文生文、文生图、3D生成之后,腾讯混元大模型近期正式上线视频生成能力,参数量130亿,是当前最大的视频开源模型。用户只需要输入一段描述,即可生成视频。目前,腾讯混元大模型已接入超过700个公司内业务和场景。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的MoE模型“混元Large”以及混元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1.0”均已开源,支持企业及开发者精调、部署等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