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2版: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特刊

北京实干创新谋发展 推动首都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图为人形机器人“天工”在2024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现场与选手一起奔跑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北京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数字经济扩大领先优势,有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重点工作

(一)实体经济企稳向好增添新动能。全力应对需求不足、预期不稳等下行压力,围绕产业痛点、企业难点,出台商业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40项产业政策。今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超过全国增速。1—10月信息软件业营收增长11.4%,领跑全国。高端产业引领增长,1—11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和14.5%。在电子、汽车、生物医药、智算中心等领域持续投资,1—11月工业重点产业和信息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43%和34%。

(二)产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率先建立重点产业链攻关组织体系,组织攻关项目400余项,50多项成果落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创建12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着力提升产业创新平台能级,部市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新建北京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中心,开源芯片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商业应用级高性能RISC-V核,工业母机中试验证平台形成国内领先的工业母机关键指标测试能力。

(三)高精尖产业释放新活力。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集成电路产量规模超200亿块、出口增长32.6%;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0万辆、增长近3倍,小米汽车等重点整车项目投产;医药健康产业突破万亿元,吸引诺华等跨国龙头企业在京落地产业化项目;装备产业新增三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信息软件业突破3万亿元,信创2.0发展加速,北京市数字人基地启用。加快推动制造业实现“全智全绿”,新增9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0家市级绿色工厂、8家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四)未来产业积蓄新动能。制定未来产业15个领域34项工作方案和支持政策,市级政府投资基金累计投资未来产业76亿元,围绕通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领域建设首批10个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全国首个机器人公园、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等重大场景落地,超高清视频“超现场”商业化运营。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天工”实现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拟人奔跑,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国内民企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国内首次6G星地链路外场地面测试取得成功。

(五)数字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前三季度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万人5G基站数保持全国领先,建成5G-A基站1.1万个,新增智算供给8620P。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提速扩容,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训练基地,实施“监管沙盒”“弱版权保护”等创新机制,率先探索数据资产入表、融资等新型应用模式,22家市属医院开展医疗健康数据流通试点。94款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通过网信办备案,数量居全国首位。制定《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600平方公里设施智能化部署。率先开展增值电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打造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

(六)企业培育服务展现新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万家、总营收突破1万亿元,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小巨人”第一城地位。金融助企纾困惠及企业近2万家,降低融资成本超3.4亿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清欠超9亿元。推动涉企事项减负增效,在制造业、信息软件业、无线电、民爆领域实现非现场监管,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信息查询领域从20个拓展到42个,整合上线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打造“局长处长上直播讲政策”等服务品牌,支持产业发展的社会共识进一步凝聚。

(七)京津冀产业协同打开新局面。坚持疏解提升与共谋增量并进,完成104项一般制造业疏解提质。京津冀三省份印发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的实施方案,发布两批京津冀产业筑基工程项目榜单,落地“堵点”招商项目40个,成功申创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安全应急装备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燃料电池示范城市建设三年任务超额完成,国内首条高速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货运场景在京津塘高速全线贯通,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完成三地开园。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切实稳增长、增活力、强信心、提能级,推动首都经济和信息化事业开创新局面。

(一)坚持改革引领,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改革,优化产业创新组织机制,健全重点产业链百项产品攻关机制。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围绕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探索形成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保持先进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持续完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机制,推进数据资产评估、定价、交易机制创新,深化监管沙盒、数据跨境便利化服务等改革试点,建立人工智能对重点行业赋能机制。

(二)坚持国家战略,促进首都功能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按“六链五群”总体布局深入抓好京津冀产业链群落图落地、企业项目入区入园,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提供坚实产业支撑。开发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新潮工业文创产品,推动产业创新与文化传承融合发展。实施服务型制造“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大力提高中试服务能力,培育壮大服务型制造。完善制造业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培育更多市级智能制造标杆,全面完成规上制造业企业绿色化、数字化达标。

(三)坚持量质并举,加快构建首都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高精尖产业新体系,巩固扩大现有2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规模集群,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再谋划新万亿级产业集群。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产业链制定延伸布局和协同配套政策,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措施促进产需对接,吸引链上企业集聚成群。推动未来产业争先发展,加快6G实验室等引领性项目建设,打造低空管理服务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举办全球首个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等大型场景展示活动。

(四)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组建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推动制定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和倡议方案。服务更多跨国企业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吸引更多外企参与增值电信扩大开放试点业务,加快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基地建设。提速建设“光网之都,万兆之城”,建成南北两个万卡智算集群,推进低空智联网试验和技术验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引导重点行业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构建创新和应用并举的产业生态。高标准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2.0,推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市场化改革。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向中心城区延伸。

(五)坚持企业服务,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国首个专精特新企业赋能中心,新培育小巨人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打造专精特新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运用数据共享、信用监管、远程检查等方式开展一体化综合监管,构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良好环境。加大失信治理力度,实现信用修复申请“一网通办”,加快构建统一的融资信用服务体系。

2024-12-25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12475.html 1 北京实干创新谋发展 推动首都新型工业化迈上新台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