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5G向5G-A持续演进,提升上海市5G-A赋能千行百业应用水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近日发布了《上海市5G-A应用赋能“海上扬帆”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6年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根据《行动计划》提出的总体要求,上海将加快科技创新,深化产业引领,加速推进5G向5G-A演进升级,着力推动5G-A与人工智能等数字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赋能,支撑新型工业化和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市产业发展、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型构筑坚实的数字基础。
到2026年,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5G-A加速普及,与AI深度融合,应用赋能水平持续升级。
《行动计划》提出,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90%, 5G-A用户达到500万户,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力争达90%,5G及5G-A新消费体验不断丰富。在高价值场景加速推进5G-A应用部署,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大中型工业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50%,建设不少于200个5G工厂。5G RedCap物联网部署持续深化,终端连接数超过100万,加速赋能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
引领5G-A标准制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引领5G-A视频专网、物联专网、车联专网、工业专网、低空专网等场景化标准的制定与落地推行,为行业发展提供规范引领。5G及5G-A与数字技术融合持续深入,芯片模组、行业终端、虚拟专网、共性能力平台等关键环节供给能力升级,打造创新行业终端模组产品。
5G覆盖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包含5G-A基站)达到50个,自然村5G网络100%覆盖,5G网络驻留比超90%。加速推进5G-A规模部署,全市新建或升级5G-A 3CC基站达到3.2万个,实现上海市全域连续覆盖,具备面向公众用户提供小区级500Mbps/5Gbps上/下行峰值速率能力。5G RedCap实现全城全频段连续覆盖。建成20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带动1000个边缘智能计算节点建设,构筑“网云算数”深度融合的新型数字底座。
在赋能新型工业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低空经济、车联网等领域,引导培育高价值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特色鲜明的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逐步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度成长的良好态势。营造良好的产业对话合作氛围,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全国影响力的5G及5G-A应用示范标杆项目。
推动多方位深度赋能
为推动应用升级、多方位深度赋能,《行动计划》提出,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一是培育新终端,引导推动基于5G的服务机器人、AI融合设备等终端研发,鼓励融合5G的XR、裸眼3D、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产品创新发展。推动“5G上车”,鼓励汽车前装5G通信模块,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智驾、智舱提质升级。
二是丰富新体验,鼓励5G消息、5G新通话、裸眼3D、云手机等应用创新,实现5G新通话用户规模突破200万户,云手机用户规模突破300万户。推动5G及5G-A与AI深度融合,提升互动视频等新型交互体验。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基于5G-A网络提供面向公众的个性化服务能力,促进超高清视频及直播在娱乐、赛事、电商等领域规模发展,1080p高清视频占比达到60%。鼓励长短视频平台加大4K/8K和全高清视频内容供给,优化观看体验。
三是营造新环境,支持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和终端企业联合建设5G新型应用创新工场和体验中心,促进网络、内容、终端协同创新,为5G新业务新产品研发提供试验环境。探索建立5G应用发展指标监测机制,定期发布5G新终端、新体验等发展情况。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实现5G服务全民普惠。
《行动计划》还提出,5G赋能生产经营提质升级,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深化装备制造、电子制造、钢铁生产等领域5G应用创新和规模复制,支持推进航空领域5G专频专网试点示范,加快卷烟、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等领域5G应用场景探索和解决方案培育,高标准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加速5G-A技术在工业核心控制领域应用部署,打造面向制造行业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新型工业互联网,满足厘米级室内定位、AI高精度视觉质检、高精度协同控制等高价值业务需求。
在5G+人形机器人方面,探索在人形机器人中预置5G模组,加强人形机器人与5G工业互联网协同适配能力,推进具备5G通信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场景、消费服务场景规模化应用,丰富系统性解决方案,拓展人机协同、柔性生产等制造新模式。
在5G+智慧电力方面,加速配电自动化、电力巡检、分布式能源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规模复制,推动5G在新能源并网控制、差动保护等控制类场景创新应用。推进5G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加快电力5G RedCap终端规模上量,培育“5G电厂”,深化源网荷储高效协同。
在5G+智慧车联方面,打造连续覆盖的5G-A车联网,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协同网络的快速规模部署,实现端到端20ms超低时延,满足“车、路、网、云、图”全要素应用需求,支持自动驾驶能力提升,围绕出租、公交、环卫、配送、地停等打造场景化示范应用。依托5G-A网络的感知能力,突破雨雾雪等恶劣天气及夜晚限制,实现全天候、全范围道路信息感知,辅助城市智慧交通管理。
在5G+智慧低空方面,实现上海市低空飞行航线全域连续覆盖,满足低空飞行数据和高清视频图像回传需求,赋能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摆渡、物探巡检、农林植保、航拍航测等低空应用。在重点区域和场景率先部署5G-A低空感知网络,满足全天候入侵监测告警等低空安防需求。推动在金山低空协同管理示范区、浦东新区及青浦区等重点区域内实现低空产业链融通发展和标杆打造。
在5G+智慧农业方面, 加速5G与种植、养殖等场景创新融合,推进5G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提升5G农业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及应用水平。推进5G RedCap+AI视联网覆盖,建立农业生产感知监测体系,赋能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生产作业,助力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在5G+智慧海洋方面,持续推进“5G揽海”行动计划,利用5G及5G-A通感一体网络,赋能海洋监管、海洋科技、海洋经济等三大场景创新引领,探索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服务、智能航运监管等智能航运五大要素先行先试,助力港口、航运、陆运、物流园区、货物仓储等航运物流五大环节全程可溯,推进长三角区域在船舶、码头、运维和航运管理等四方面一体化协同发展。
打造5G融合应用产业体系
为了构筑全链条发展支撑,《行动计划》提出一是要升级5G核心产业基础能力,构建5G-A产业链,持续推进5G-A技术部署应用,开展通感一体、无源物联、高精度低功耗定位等关键技术应用适配验证。推动5G毫米波端到端产业链成熟,打造适配多类场景的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生态。
二是要打造5G融合应用产业体系,强化5G与行业技术融合研发,推动5G与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指导开展“5G Inside”等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健全5G融合应用产业研发体系。着力提升芯片/模组、融合终端/装备、行业虚拟专网、解决方案等关键环节低成本高质量供给能力,加强适用于中小企业的5G应用产品研发推广,加快培育5G+AI、5G-A+AI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打造5G应用关键共性能力平台,推进5G与行业内网、设备等融合改造及更新。
三是要推进5G融合赋能五大新城,加速五大新城5G和5G-A网络覆盖,推进新城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升级,依托新城发展定位和产业优势,开展5G及5G-A创新应用试点,发挥5G及5G-A融合赋能作用,推动新城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助力五大新城持续打造嘉定国际汽车智慧城、青浦长三角数字干线、松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奉贤东方美谷、南汇“数联智造”等品牌。
四是要完善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积极参与5G-A标准研制,推进网络、基站、终端等标准体系建设,引领5G-A视联专网、物联专网、车联专网、工业专网、低空智联网等场景化标准的制定与落地推行。健全重点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加速行业虚拟专网、行业终端模组、融合装备、解决方案等关键标准制定、完善和推广,鼓励行业学会、协会及联盟开展标准宣贯。
五是要筑牢5G应用安全防护屏障,持续开展5G应用安全技术研发与标杆示范项目挖掘,加强5G应用安全测试评估、安全监测等能力建设。探索建立5G应用网络安全检测实验室。组织相关机构和企业积极探索安全技术应用和标准创新实践。加快新型行业终端安全、设备安全、专网安全、新业务安全等技术研究,推动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开展重点领域5G应用安全典型实践评选,形成典型安全实践,锻造原子化、体系化、易推广的5G应用安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