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公众号
  • 电子信息产业网
  • 微博
第06版:2024赛迪论坛 专题

中国制造要讲好从“品质”到“品牌”的故事

本报记者 谷月

4月2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赛迪论坛在京举办,同期举办了品质品牌分论坛。本次论坛以“品质引领,品牌强国”为主题,聚焦“三品”工作新成果、新趋势和新要求,与会嘉宾共同为加快推动制造业品质革命建设建言献策。

制造业不“辜负”新消费浪潮

品质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大国制造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众所周知,消费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已经“一马当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2.5%。我国正迎来新消费浪潮,制造业不能“辜负”这次机遇。

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张小燕表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立足新发展阶段,只有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制造业品质革命,全面开展品牌强国建设,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消费品工业领域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发展。

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三品”全国行活动,推动行业品质品牌效益持续提升,越来越多质优价廉、享誉国内外的中国产品和品牌得到青睐,人民美好生活获得感显著增强,消费品工业传统优势地位持续巩固。

与会专家表示,一个属于中国工业的好时代正在到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展空间较大。

在增品种方面,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经由2020年的1022亿元增至2023年的7157亿元。干衣机、洗地机、集成灶等小家电成为新增长点,高能气泡洗碗机、全程有机可追溯的鲜牛奶等创新和升级产品日益增多,个性化定制模式得到大力推广,百余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在创品牌方面,国产品牌在高端领域与外资品牌差距逐步缩小,13家消费品企业入选世界品牌500强,70余家入选亚洲品牌500强。

在提品质方面,我国大宗日常消费品抽检合格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消费品和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96%,4K超高清智能电视机市场占比达73%,8K电视加速渗透,节能变频型空调销量占比提升至98%,2023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是2012年的10倍。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2024年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分解落实60项重点任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指引。

品质革命需要数字化赋能

然而,面对新消费需求,我国消费品工业品质提升仍然任重道远。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刘龙庚指出,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的制造能力强但创新能力弱、生产规模大但有效供给不足、品牌多但知名品牌少等问题还未有效解决,无法满足人民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

消费和生产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消费需求的驱动,需要工业化的支撑,更需要智能化的赋能。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做到标准化,没有标准就不可能有规模,也不可能有品牌,没有智能化,消费的提质升级更无从谈起。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产品在变、消费者在变,供给端更要创新发展。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何桢指出,智能化对生产和服务模式的影响,应该是从大批量到多品种小批量,再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生厂商通过智能化手段获取大量消费数据,从而了解消费需求;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得生产数据,了解设备工况。“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智能化的手段,实现面向个性化需求的生产,是高质量生产的一个大趋势。”

北京欧特欧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兴也强调了定制化是工业生产的趋势和方向,消费互联网和生产要互联互通。他建议,应从政策层面加码个性化定制的补贴政策力度,提升供给端的数字化水平。

刘龙庚则从着重提升企业数字创新能力和优化供给水平方面给出建议,可以通过用户行为分析跟踪,数字孪生等技术建立用户画像,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目标群体,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通过VR技术实现产地产品可视化全景展示,使消费者可以身临其境地走进产品产地。

品质的提升本质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提升,而优质的生产力需要有云计算的支撑。然而,算力是稀缺资源,供给紧张,费用也高,因此中国中小企业上云很难。对此,淘天集团公共事务总监铁木尔夫呼唤政策引导,在算力方面给企业提供便利,比如将企业用云计算的资源购买云计算服务的费用纳入到专项扣除费用里,在节税层面给企业较大支撑,从而调动企业用云上云的积极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建议,消费品制造企业要与电商平台互动对接,利用数字技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进行重构,构建精准识别需求、高效组织生产、快速对接市场的新发展模式,探索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供需匹配新路径。

国货正在重新被定义

在保证品质的同时,生产端对于品牌的追求也势必要提上日程。

与会专家强调,从增品种、提品质到创品牌,我们需要好好思考,中国人要怎样打造百年老店,要打造怎样的品质品牌。

《行动方案》提出“品牌培育能力提升工程”,鼓励“国潮”品牌创新发展。

对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副所长代晓霞表示:“我国很多品牌其实已经具备国际奢侈品的发展元素,但我们讲故事的能力不如国外品牌,这是我们需要向国际学习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融入地域特色,融合现代审美等方式,打造具有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的品牌形象。”

如今,伴随着中国崛起而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已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向往专注且有独到见解的产品,对国产品牌具有天生的认同感。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造能力、工业设计能力、品牌塑造能力、营销能力等的综合提升,我国可以提供与国外品牌媲美甚至更好的物美价廉的本土产品,产业与消费升级需要国潮品牌。此外,品牌战略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以国内大循环为核心的背景下,这也意味着国潮品牌将成为国内大循环的生力军。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国强表示,浙江正积极推进历史经典产业,提出了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形成杭州茶叶、绍兴黄酒等一批区域特色品牌。“在推进过程中,我们感悟到历史经典产业拥有醇厚的历史积淀,蕴含浓厚的传统文化,是传统产业的现代文明,更是传统工业文化的弘扬。”何国强说道。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开斌指出,老字号品牌信誉好、口碑好,湖北认定的老字号品牌有94个,获商务部两次认定的中国老字号品牌26个,今年第三批获得老字号品牌的有9个。

在消费市场大变革,年轻人为消费主力军的新时代,国货正在重新被定义,国潮品牌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市场阵地,数字化驱动成为生动注解,助力国潮品牌打开一个又一个新局面。

2024-04-09 本报记者 谷月 1 1 中国电子报 content_9912.html 1 中国制造要讲好从“品质”到“品牌”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