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有力有效破除隐性壁垒、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策保障、强化担当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5年,全省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民间投资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的量化发展目标。
充分调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在3月25日举行的《行动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双喜表示,《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了“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的预期目标民间投资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反映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2023年山西省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5%,在这个基础上,民间投资占比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积极稳妥的预期目标,也是需要奋力一跳才能够实现的目标。
“我们将以落实《行动方案》为抓手,用更大的力度、采取更精准务实的举措,全力促进民间投资扩规提质,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马双喜表示。
一是抓实项目推介。去年山西省建立了按季度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共推介项目400个,有效拓宽了民营企业投资渠道。今年的项目推介工作,将进一步提高精准度和实效性,真正把优质项目选出来、推出去,让民间资本进得来、得实惠。目前,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梳理今年第一批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名单,近日将以适当形式公开发布推介。
二是提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重要途径。《行动方案》提出,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特许经营项目。将依托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信息系统,统筹推进全省特许经营项目的规范实施,特别是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共属性较弱的9类项目,要由民营企业独资或控股,对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属性较强的13类项目,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
三是多渠道撬动资金。民间投资项目,普遍反映资金筹措需求。山西省将抓紧研究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畅通项目信息与金融产品的联动,促进民间投资项目获得融资支持。今年继续安排制造业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撬动制造业项目获得融资。在最近举办的2024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融资推介会上,已达成300亿元意向融资成果,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跟进服务,推动信贷资金早投放早到位。同时,一视同仁支持民间投资项目申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
四是强化服务保障。依托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总指挥部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百项堵点疏解行动,积极为包括民间投资项目在内的重点项目,协调解决土地、审批、征拆、市政配套等方面问题。会同相关部门,研究降低新立项项目在建设期的水土保持补偿费。特别是针对项目用地问题,《行动方案》提出“省级用地保障清单中的民间投资项目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的目标,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细化落实,全力保障优质项目用地需求。
积极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在发布会上,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刘勇指出,近年来,山西省工信系统坚持把民营企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新成效。大力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2023年省级技改资金支持26个民营企业项目,共计3.65亿元,推动了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2023年年底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2392户,其中,90%以上的企业为民营企业;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省级重点产业链达到16条,链主企业达到37户,其中民营企业21户,占比达56.8%,2023年首批省级十大重点产业链营收4751.7亿元;全力打造特色专业镇,全省形成了“18+74”省市专业镇梯次发展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部门职能,对照《行动方案》任务分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刘勇表示。
一是培育提升创新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推动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发展,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民营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创新要素深度融合。
二是支持产业优化升级。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用好产业链、专业镇等平台抓手,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做大做强。
三是组织开展清欠工作。通过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受理平台受理投诉企业相关资料,接受企业投诉。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化解现有拖欠,防止形成新的拖欠,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强化服务助力发展。扎实开展“一起益企”、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助企活动,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三赋)中小企业行动,推动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双创基地、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服务水平,在夯实保障服务上再发力,助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