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制造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为我们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辽宁工业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工业兴则辽宁兴,工业强则辽宁强。2023年,辽宁省委作出了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大部署,全省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局面,特别是辽宁工业战线聚焦振兴主战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全省工业运行创近年同期最好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等核心指标增速均跑赢全国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全省工业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作为振兴辽宁的主力军,工业战线深知肩负的重大使命和时代责任,通过深入学习《读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同时也更加明确,要更好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就要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辽宁工业战线将在工信部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深入系统学习《读本》,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贯彻,一体推进落实,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聚力攻坚、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攻坚之战的实际行动。
一是聚力攻坚工业稳增长。抓好国家及辽宁省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大力实施“基点管理”,加强要素保障,推动企业稳产增产。抓好升规入统,实施“小升规”、新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等措施,不断壮大规上工业企业规模。扩大有效投资,抓好项目服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和数字赋能等技术改造,谋划储备一批央地合作、新质生产力等高质量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聚力攻坚优化产业体系。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以培育壮大22个重点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上突破,深化“整零共同体”示范,推进数控机床等重大产品创新应用;推动石化和精细化工向下延伸,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冶金新材料向深拓展,发展先进钢铁材料,加快建设沿海钢铁产业基地;推动消费品向专发力,引领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从而加快建设万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基地。
三是聚力攻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等短板,实现本地化供应。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组织工业母机等重大技术装备协同研制,完善创新产品应用生态。
四是聚力攻坚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应用规模,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新增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和能效“领跑者”,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壮大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推广“精益管理+数字化”,提升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辽宁工业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主力自许,以铁军自励,以王牌自勉,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新型工业化的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