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工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和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实体经济为重,产业兴省、工业强省,按照省委、省政府“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的鲜明发展导向,狠抓“强工业”行动,立非常之志强工业、谋非常之策强工业、举非常之力强工业、用非常之招强工业,推进甘肃新型工业化向纵深发展。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6%,高出全国水平3.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连续2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情况下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长31.7%,列全国第四位。全省10个支柱行业均保持正增长,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入库企业培育、5G基站建设、“三化”改造项目等均超目标完成年度任务,全省工业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增效。
2023年主要成绩
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高站位谋划发展蓝图。高规格研究起草“全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谋划实施加快推动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六大行动”,确保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聚焦工业稳中求进,锚定目标压茬调度。逐月下达预期增长目标,提级实施“省级周调度、市级日调度”,动态优化调整政策、资金和要素支持。
聚焦补链延链升链建链,链主牵引培育产业集群。持续推动“1+N+X”专项行动。出台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政策,着力打造冶金有色、石化化工、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聚焦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可控水平。持续巩固镍、钴、金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打造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聚焦科技赋能,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创新平台建设,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重点科技项目落地转化,全方位孵化发展同位素、凹凸棒、无线电、核产业、电池等产业高端产品,多个重点产品和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聚焦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加快实施“三化”改造。接续出台《甘肃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研究起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全年实施“三化”改造项目300项,总投资89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13亿元。
聚焦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数实融合。建成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庆阳)枢纽节点已建设与其他国家枢纽节点直连链路,招引落地21家算力建设企业。新建成5G基站1.79万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聚焦绿色发展,擦亮工业底色。印发钢铁、石化、有色、建材4个行业碳达峰方案,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57户、绿色工业园区7个,开工建设绿色化项目161个。全省新能源并网装机4835.85万千瓦,同比增长47.20%,占比58.92%,装机占比排名全国第2位;1—11月新能源发电量63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91%,占比达到33.09%。
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甘肃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甘肃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若干措施》,营造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荐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户,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7户,全省14条重点产业链上“专精特新”企业比重达到32%。
聚焦产业转移,引资引入活水。由工信部和省政府高规格共同举办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甘肃),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53个,签约金额2498亿元。加大“走出去”步伐,编制甘肃《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工信领域重点项目推介书》;积极广泛“请进来”,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大引强。截至10月底,全省工信领域招商引资产业项目833项,总投资额4244亿元。
聚焦助企纾困解难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持续督促包抓联干部以“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深入企业调研。截至11月底,全省16.77万名机关干部共包抓联企业31.24万户。推动构建政府引导、财政扶持、担保增信、金融赋能、企业受益的“政、银、企、保”四位一体新模式,努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全省工信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强工业行动一体推进,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动“1+N+X”政策落地见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努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锚定质效提升和稳增长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可控水平,着力打造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开展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加快技术攻关,强化平台支撑,完善创新服务,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
三是结合甘肃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推动石化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巩固提升集成电路、数控机床、农机装备、石化装备、“东数西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工业文旅等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布局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未来产业集聚区。
四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发展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加快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每万人机器人使用量有较大提升。扩展5G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重点场景5G网络质量。
五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六是围绕“一带一路”,鼓励省内有实力的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持续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创新产业承接合作模式,积极对接东部地区,主动承接科技、人才、金融等资源辐射。
七是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继续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着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行业碳达峰方案实施,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
八是不断健全工业管理体系,紧盯目标强化调度压茬推进落实,加强监测运行调度机制,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和困难。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充实完善政策储备,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抓好能源要素保障,推动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