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在工信部的指导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坚定不移地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加快建设制造强省为目标,以培育壮大重点链群为抓手,以纵深推进主题教育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聚力打造重点产业链、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在多个领域实现战略性突破。
2023年工作成效
(一)产业体系战略重塑。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制造业立省强省,强调以新型工业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部署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着力点聚焦为培育壮大七大产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先后出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工作推进方案》《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和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28个行动方案,顶格召开“万人助万企”活动推进会议、新型工业化暨重点产业链培育推进大会,逐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这些重大部署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构筑了制造强省建设的四梁八柱,在河南制造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制造底盘稳健回升。前三季度全省制造业占比回升到28.2%,分别比2022年、2021年提升0.3个和0.6个百分点。1—10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自5月份起连续6个月呈逐月增长态势;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9%、15.7%,分别较上半年提高2.8个和7.2个百分点。1—10月,40个行业大类有25个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装备、生物医药的行业增速分别达38.3%、15.6%、10.6%、9.8%、7.7%;18个省辖市中有5个市的规上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工业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动能转换提档升级。1—10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9.1%,产业结构呈现“两个25%”“两个80%”。“两个25%”即传统产业新型化率超过25%、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超过25%。“两个80%”即新上产业项目80%为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规上企业技术改造覆盖率达80%。1—10月,新材料占材料产业的比重、高端装备占装备产业的比重分别提升到35%和30%左右,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达到28.3%,轻纺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时尚化个性化品牌化迈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3%。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76家、绿色供应链示范管理企业11家、绿色工业园区4家,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5%。郑州高新区等9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累计引育行业龙头企业72家、相关研发机构34个。
(四)数智赋能加速推进。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新开通5G基站3.4万个、总数达到18.7万个、居全国第五位,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和千兆光网全覆盖,互联网骨干网络总带宽达2620G,网内和网间平均时延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三位,河南数据中心、中原数据基地、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建成运营,国家“智能超算”项目落户郑州。全省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企业分别达606家、128家、177家,“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接入设备707万台(次),部署工业APP超2600个,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上架数据产品超800项。新培育智能工厂和车间186个,累计1105个;新增上云企业2.4万家,累计21.5万家。制定实施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成3753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
(五)企业培育多点突破。深入开展制造业头雁企业培育行动,全省营收超百亿元工业企业达54家,新认定头雁企业100家,重点培育头雁企业115家。起草《河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办法》,持续强化中小企业发展法治保障。分级建立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222家,评审认定省级单项冠军153家,推荐参加国家级单项冠军评选15家。制定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累计发放“专精特新贷”108.2亿元,首只国家级中小企业基金子基金华映资本落地河南,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2家,累计39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1家,累计276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6551家。全力推动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动态更新“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准规上企业和易退库企业“两个清单”,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789家,总数达到2.42万家。制定实施《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新增股份制企业113家。
2024年工作思路
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重点产业链事关现代化河南建设全局。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抓实落细全省新型工业化暨重点产业链培育推进大会部署,努力交上以新型工业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合格答卷。
(一)着力把握“三个关键”。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关键任务,适时制定河南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意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工业稳增长作为关键目标,制定实施促进工业经济回稳增长政策措施,谋划开展提振工业运行专项攻坚,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产业链培育作为关键抓手,加快建设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超硬材料等28个重点产业链,同时在细分领域培育若干特色优势产业链。
(二)着力构建“六个体系”。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六新”专项攻坚,构建高效能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构建高质量优势链群体系。分类推进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数字核心产业,强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构建高耦合数智融合体系。深入实施头雁企业培育行动、龙头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高成长优质企业体系。加强产业链招商,深化高水平产业转移合作,加强重点企业靶向引才,构建高水平开放合作体系。
(三)着力健全“四个机制”。以完善专班推进、运行调度、融群入链等制度为重点,健全链群培育机制。以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关键要素统筹配置等为重点,健全政策协同机制。以打造变革性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性技术攻关、培育自主性创新企业等为重点,健全产学研融合机制。以用好“双长制”“三三制”和加强产业盟会组织建设等为重点,健全政企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