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10月20日,由江西省教育厅、泰豪创意科技集团联合承办,江西省虚拟现实科技学会、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协办的智慧平安校园主题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数据赋能安全治理,AI助力校园成长”为主题,众多人工智能、计算机、教育等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聚焦教育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探讨科技赋能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近年来,在VR和AI技术赋能下,智慧校园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欧盟科学院院士、华东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翔宇介绍,智慧校园理念是以学生、教职工、学校设施为主体,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创造出的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高,互联互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根据不同用户角色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旨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教师教学效果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AI技术具有巨大的科技优势和发展潜力,能够从智能识别、重点监控、预警预报等方面,破解学校安全问题。“高校校园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在AI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实现时间、内容和人员三个维度的全覆盖,能够让校园安全工作范围更广、准确度更高、穿透力更强。”王翔宇说。
泰豪创意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兼AI研究院院长卢昭金表示,AI+VR+大数据能够帮助智慧平安校园平台具备异常行为分析能力。例如,AI+大数据能够基于用户标签搭建用户画像,根据用户标签对用户进行特征归类,最终按关注级别形成关注名单;AI+大数据技术打造的智慧公寓,能够有效解决学校查寝难统计等问题,针对晚归、夜不归寝、连续多日失联等异常行为进行分级警告推送,便于辅导员提前发现异常及时干预,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AI+大数据技术打造的智慧平安校园综合预警平台,能够对公寓、消费、上网、教学等学生多场景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对学生连续多日失联、消费异常、沉迷网络、逃课、挂科等行为进行预警。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李玺介绍,多模态视觉结构学习是指将不同模态的视觉信息进行融合,以获得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在智慧平安校园中,多模态视觉结构学习可以应用于校园监控、人员识别、环境感知等多个方面。例如,图像和视频信息融合后,可以更准确地识别校园内的人员和物体,提高校园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同时,多模态视觉结构学习还可以应用于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等场景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长聘副教授、博导吴保元介绍,AIGC是指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旨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在智慧平安校园中,AIGC技术可以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学生管理、设备管理等多个维度,提升校园的智慧化程度和安全水平。例如,借助AIGC技术,校方可以实时监测校园内的安全监控视频,自动识别异常事件并报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智慧校园需要面对很多新挑战。天融信科技集团解决方案总监邢云龙表示,在过去的教育信息化1.0时期,人们经历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驱动时期和应用驱动时期。从2017年开始,人们迎来了教育信息化2.0新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智慧校园将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首先是网络的脆弱性始终存在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仅使用简单的数字和字母组合作为密码,这种密码容易被破解。其次,校园数据的安全威胁无孔不入。校园数据中心分为物理数据中心、虚拟化数据中心和云化数据中心三个部分,无论在哪个部分数据库都是不可或缺的,教职员工在使用数据库时,常常面临SQL注入等安全威胁。例如,校园作为存储大量学生和教师信息的场所,已成为勒索攻击的重点目标,当前的勒索软件攻击校园呈现多样化和范围扩大化的发展趋势。此外,校园还存在有组织的网络团伙攻击活动,这些团伙通常分工明确,形成了复杂的产业链,一旦发生大型网络攻击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江西法学会副会长程小白也表示,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校园信息安全需要从三个方面加强防范:一是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制度,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对信息安全制度的培训,三是要制定个人信息泄露后的应急预案。
随着智慧校园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规模化落地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卢昭金介绍,对于智慧校园,人们的想象和现实之间仍存在一些差距,缺乏完善的运营和服务体系是重要原因。对此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优化产品功能和内容;二是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和问题解决方案,保障用户正常使用;三是推出用户培训计划,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四是建立交流平台,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分享;五是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用户需求和问题,优化服务和产品。
杭州之江实验室首席研究员Hyunwoo Kim认为,行为数据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A学校采集的数据不一定适合应用到B学校中。因此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需要筛选和确认行为数据本身是否中性,是否能够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中,以求增强数据的可靠性。
王翔宇也认为,智慧校园的发展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引领,进而开发创新应用,并支撑教育流程的再造和模式重构。与此同时,还要细化智慧校园需求,使智慧校园的建设更规范,这样或许能够加速智慧校园技术的落地实施。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副总裁王晓英认为,未来智慧平安校园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一些追踪和预警,例如可以以智慧监控和大数据为抓手,掌握和分析学生在学校里的异常行为情况,并做出提示和预警。
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圣鸿表示,在构建智慧平安校园的过程中,不仅要守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例如,构建心理服务体系,提前发现学生的情绪问题并提供相应帮助。
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化办主任、江西省高校信息化学会理事长、江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何月顺表示,近年来,高校高度重视智慧安防建设,校园智能化设备、智能系统等方面提升明显。但是高校的智慧安防,仍存在系统间或平台间的联动性严重不足、数据利用率低、智慧安防与人防结合较弱、安保人员的信息素养较弱等问题。
紫光教育执行总裁廖晰表示,高校的智慧平安校园台体系可以拓展追踪监测的人群和场景。例如,在采集数据时,不仅采集学生的相关数据,也采集家长以及老师的相关数据,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