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下,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明星创业团队屡获投资人青睐。投资人看重创业团队的哪些特质?这轮融资“窗口期”还有多久?创业团队如何才能获得投资人青睐?《中国电子报》推出“人形机器人投资者说”系列报道,邀请知名投资机构负责人就上述问题回答业内关切,敬请关注。
近两年,人形机器人产业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起飞——全球科技领先企业和明星创业公司纷纷押注,几乎每个月都有重量级的具身智能模型或者本体演示Demo公开,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和交付产品……
人形机器人同样也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宠儿——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本体企业融资总额超过15亿美元,国内多个人形机器人企业获得数亿元融资。
招商局创新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创投”)高级副总裁原之博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人形机器人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创业者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做到路径明确,如果头部企业能够实现一些关键性突破,又会促成下一波融资窗口。
投资人眼中的“好标的”
公开信息显示,招商局创投已投资千寻智能和逐际动力等人形机器人企业,谈及团队对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审美”标准,原之博给出了非常清晰的回答:“我们青睐的人形机器人企业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关键词——‘起步早’‘跑得快’‘方向对’。”
具体而言,“起步早”指的是这个企业或者创始团队是在风口来临前,已经默默蓄力了多年,有一定的技术和人才积累。“例如我们投资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逐际动力,创始人张巍带领团队利用强化学习的方法来训练运动控制算法,沉淀了很多核心技术。”原之博说道。
“跑得快”是指团队产品化和商业化的丰富经验可以助力企业跑得更快。原之博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未来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缺少既有成功经验的情况下,从其他领域迁移过来的商业化能力和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团队成员的经历,我们希望这个创业团队是由其他相关行业的‘老兵’组成,至少一部分成员是‘老兵’。”原之博说道。
“方向对”则要依赖公司创始人的商业化思维和战略能力、进化能力,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竞争格局、产业链格局形成的早期阶段,创始人在每个关键节点的选择尤为重要。原之博指出:“在与多个企业沟通后,横向的对比也尤为重要。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需要与团队和创始人充分沟通后才能体现。”
企业在融资路演期间与投资人沟通中如何获得青睐?针对这一问题,原之博坦言,在与创业团队沟通的过程中,最看重他们对于两个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知己知彼”和“路径明确”。“知己知彼”也可以拆分为“知己”和“知彼”。“知己”意味着创始人很清晰团队的优势和劣势,对于企业在产业大“蓝海”中的发展路径认知清晰,例如团队在这个行业中占据一个怎样的生态位?因为有的生态位可以“躺着”赚钱,有的生态位只能“跪着”赚钱。“知彼”意味着创始人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在行业的关键问题,例如,技术的边界在哪儿?客户是谁?客户的价值诉求是什么?竞争对手在干什么?最优质的供应链在哪里?
“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创始人还要做到“路径清晰”。原之博表示:“创始人一定要目标清晰,他究竟想要创办一家什么样的企业?长期目标是什么?如何通过‘沿途下蛋’产生一定的现金流,让公司具备造血能力,但同时又不断地向长期目标迈进,既要‘仰望星空’,也要‘低头看路’。这些问题我们希望他都有深刻的考虑和考量。”
人形机器人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原之博判断产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多次融资“窗口期”。“这一轮融资窗口可能会很多企业和投资人正在急于入场。但是如果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垂直应用场景中实现落地,推出标志性产品并取得技术突破,那么就会造就一个新的融资‘窗口期’。如果行业的头部企业,如特斯拉能够实现一些关键性突破,又或者多模态模型或者空间智能领域出现关键性突破,又会促成下一波的融资窗口。”原之博说道。
耐心资本需要三个必备条件
“耐心资本”成为今年创投界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强调,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如何让更多资本化为企业“长跑搭档”,成为助推科技企业从幼苗向参天大树生长的耐心资本?
“我认为耐心资本需要钱的性质、专业性以及激励机制这三方面的共同保障。”从投资机构的角度,原之博提出形成耐心资本需要三个必备条件。
“我们招商局创投的大部分资金来自集团自有资金,本身具有长线的属性。”在原之博看来,市场上有很多基金受到投资期限的限制,尽管投资的公司是个好项目,到了退出期也不得不退出,没法做到耐心等待。她同时表示,随着国家加大对新兴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更多的国家级、各地政府的产业基金涌现和活跃起来,那么这种长线的产业基金就更有可能成为“耐心资本”。
同时,原之博也强调,耐心资本一定是专业性很高的资本,它很少受到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在她看来,只有具备超高的专业性资本才能在市场短期波动的时候坐得住并且拿得稳一个好公司。
最后,原之博强调,做好耐心资本也需要建立长线的容错机制、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她直言:“不能一边宣扬自己是‘耐心资本’,一边在考核制度上设置一些与之相悖的指标,例如投资后每半年就问是否得到下一轮融资?投资满3年就问DPI(投入资本分红倍数)是多少?资本团队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之下是无法成为耐心资本的。”
原之博认为,在长线资金、较高专业性和建立科学考核激励机制的共同作用之下,我国可以涌现出更多的耐心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