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港集团在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体系的支撑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港口生产筑起了安全防线
登上近40米高的岸桥极目远眺,一条蜿蜒的江岸将眼中风景分隔为泾渭分明的两端:朝前看,水天相接,长江的壮美风景一览无余;转过身,堆积如山的集装箱旁车来车往,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从主干道到岸桥内,从起重机到集装箱,南京港的种种生产场景正被一双双智慧的眼睛“尽收眼底”。3月27日至29日,《中国电子报》记者走进南京港江北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港江北集公司”),在这里看到了南京港集团在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体系的支撑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港口生产筑起的一道安全防线。
违章识别:港区车辆一个都跑不了
走进南京港江北集公司,一辆辆集装箱卡车在码头主干道穿梭,工人则安然穿行在道路两侧。在车流量大的主要路口处,数台摄像头将实时画面传输到二十公里外的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大楼内的大屏幕上,卡车如有违章、超速等现象被抓拍到,都会被算法自动标记、记录在案,在港区主干道进行违章通报,并在后台进行闭环处理。
记者发现,运输集装箱的重型卡车长达十余米,每逢路口,都需要提前转舵,留出足够的空间,方可顺利转向。卡车驾驶室往往处于离地面1~1.5米的高度,驾驶员视野盲区较多,难以兼顾行人与突发状况。
南京港江北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露露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港口道路分支繁多、作业场景复杂,车辆一旦发生超速、违章等现象,往往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面临人员伤亡,后果惨重。但在实际管理中,即使加装了大量监控设施,仍然需要人力来进行监督与甄别工作,面对如此庞大的场景和信息量,实现安全管理的完全掌控是不现实的。”
“最开始,是道路上的交通抓拍为我们带来了灵感。”丁露露直言。通过对公司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类,在现有监控覆盖的基础上,通过AI算法赋能,分析现场视频。一方面能够解决人员管理覆盖不到位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实现了风险的实时预警、及时干预,解决了生产作业主要风险及时制止、提前预防问题,事故率大幅降低。
据介绍,在应用港区车辆超速识别技术前,仅一条主干道上,每天往往都要产生几十条超速违章记录;而在车辆超速识别场景试运行一段时间后,该条道路上的违规操作就骤降至十几条,到现在,每天的违章记录都不会超过十条,下降比例达到90%以上。
“无论是现场车辆超速、违停,还是码头生产组织过程中的人员违章以及人机联合作业中的风险行为,人工智能都能够在违规行为、风险行为刚出现时就马上预警或采取措施,避免更加严重的事故发生。”丁露露说,“有‘全年无休’的人工智能监督,现场人员更加谨慎、设备更加智能,生产更加有序。”
记者了解到,近四年来,南京港已经在超过22个场景上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
巡检监测:违规操作实时记录
走进码头,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分列两侧,庞大的机械臂将卡车上的集装箱抓起、升空、下降、装船……周而复始。南京港江北港务有限公司技术部信息技术主管张学如承担起安全员的角色,带记者爬上了近40米高的岸桥顶端,查看岸桥机房的巡检监测场景。
岸桥是“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简称。站在岸桥脚下向上望,一道道曲折的阶梯直通“天际”。乘升降梯到达岸桥顶层后,相较于记者的“举步维艰”,张学如的步伐显得格外轻盈;让人双腿打战的高空视野,在他眼中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美景。一路来到机房门前,他告诉记者,这里就是起重机的“心脏”。
机房内,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轮轴。张学如告诉记者,重达近30吨的集装箱就是借由轮轴的运转实现吊运的。“作为岸桥的核心场景,机房必须有工作人员按时巡检。由于轮机在运行时比较危险,规定工作人员必须在轮机关闭时才可以进入。但在实际操作中,漏检、在轮机运行时就进入巡检的情况屡见不鲜。”说到这里,张学如向记者指出了机房内两个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在摄像头全天候的监控下,违规操作都会被实时记录、追溯到人,并现场实时预警,同时保证生产安全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工人在集装箱内作业时,出于环境闷热等原因,往往不愿意一直佩戴着安全帽,但出了集装箱,不戴安全帽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摄像头捕捉、算法自动识别,就能够辨别这种情况、及时预警,规避可能的安全风险。
再比如,卡车司机在运输集装箱时,为防止转弯时集装箱倾倒,会将集装箱与车平板锁住,卸货时一旦忘记解开锁扣,起重机会在起吊过程中把卡车连同驾驶室内的司机一起吊起来,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后,一旦识别到集装箱和侧板没有分离,就会自动停止作业、及时预警,避免事故发生。
“由于港口行业场景的特殊性,这些事故一旦真正发生,往往就意味着伤亡。”张学如感慨道,“我们率先实现人工智能应用的这22个场景,都是港口行业的高危工作场景,是用一条条生命总结出来的、最急迫需要得到改善的应用场景。”他告诉记者,在港口行业,人工智能不仅是工作效率的“强心针”,更是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人工智能赋能将在两方面拓展应用
记者采访当日,恰是中国联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高级算法工程师赵开开到码头进行升级维护的日子。赵开开利落地爬上岸桥、结合实地状况进行优化维护,这样的“高空作业”对他而言已驾轻就熟。
“在和南京港的深度合作中,中国联通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大模型等AI技术,针对20余个作业场景,研发了超过30项人工智能应用。”赵开开向记者介绍道。
同时,赵开开也谈到,在港口等行业应用中,人工智能还远没有发挥出其价值和能力上限。“未来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去做进一步探索:一是人工智能算法如何在应用中实现自主学习迭代,不再需要专业算法人员的介入,让算法学习如何去优化自身;二是大模型的发展和深度融合,元景大模型家族中的语音、语言、图像和多模态模型将会不断升级。”
中国联通南京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涛则表示,南京港智慧平台以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平台为底座,依托中国联通5G+MEC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强计算的基础设施,结合港口实际业务需求,开展云边协同计算架构下的多场景AI应用。
南京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小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港口码头智能化装卸操作、水陆运输工具交通组织和管理、码头生产资源精细化管理、码头安全监测与风险防范、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等领域正在逐步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谈到南京港集团未来的人工智能布局与趋势,曾小平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将促进港口与港口、港口与内陆物流节点之间的协同作业变得更为紧密。总体来说,人工智能在港口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向了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绿色化,这将有助于提升港口的全球竞争力,同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传统产业如何体现出高科技的含量,更多的是要结合应用场景。”曾小平告诉记者,“港口行业发展呈现三个趋势:一是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二是港口场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三是港口产业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要结合客户本身的需求,从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挖掘数据资产、提高数据资产价值等方面出发,落到实际场景中,让人工智能在传统制造场景中发挥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