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2023世界VR产业大会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显示”与“交互”交相辉映 元宇宙徐徐走来
亿境EmdoorVR:让世界更多“睛”彩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显示”与“交互”交相辉映 元宇宙徐徐走来

本报记者 齐旭
图为苹果Vision Pro应用场景示意图
 

Micro LED等主动式微显示技术

未来可期

9月底,Meta发布了混合现实(MR)头显Quest3,作为对标今年6月苹果公司发布的Vision Pro的产品,Meta公司CEO扎克伯格称Quest3为MR头显的“未来”。从近期接连发布的重量级硬件产品来看,人们对元宇宙的想象似乎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相比传统PC和手机,VR/AR硬件需要解决“显示”与“交互”两个关键需求,也是最重要的两个技术点。今年以来,一系列“史上最强性能”的营销口号已经被科技大厂摒弃,随之代替的却是关键技术实实在在的突破。

苹果Vision Pro的问世,是2023年虚拟现实行业里程碑事件之一,苹果公司的产品规划一向稳健,往往被认为是产品对应的产业和技术是否成熟的风向标。Vision Pro搭载了主动式微显示技术Micro OLED(硅基OLED)屏幕,分辨率达到单眼4K、双眼8K的水平,不仅大幅削弱了图像颗粒感,还提高了渲染画面对现实场景的拟真感。

目前,虚拟现实设备主流显示技术主要包括被动式微显示技术、主动式微显示技术等。被动式微显示技术包括LCD、LCoS和DLP,工作时需要LED灯珠作为光源。当前,LCD屏仍是大多数VR头显的选择,尽管LCD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该技术的光机体积较大、光展量有限,难以适应功能复杂、日趋轻小的AR和MR设备形态。

主动式微显示技术采用自发光,主要技术路线有Micro OLED和Micro LED,能够更好地满足穿透式眼镜的要求。其中,Micro OLED是现阶段的主流技术,包括雷鸟创新、XREAL及Rokid都广泛采用了Micro OLED屏幕。市场调研机构洛图科技的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的线上市场,采用Micro OLED屏幕的AR产品份额达到94%,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

然而,与风头正劲的Micro OLED相比,业内人士认为,同属于主动式微显示技术的Micro LED有望在未来成为更多MR屏幕的解决方案。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将重点推动Micro LED等微显示技术升级,加快近眼显示向高分辨率、大视场角、轻薄小型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TCL华星、利亚德等显示主导企业在Micro LED领域加大布局。“公司的Micro LED产品已经推出两年多,现在产品价格比刚推出时下降不少,目前产品供不应求,5月份利晶工厂的产能已经从800KK/月扩大到1400KK/月,计划年底前继续扩产至2000KK/月。”利亚德方面向记者表示。

“从技术特点来看,Micro LED的替代优势十分明显。”集邦科技研究部副总邱宇彬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例如,Micro OLED采用的是有机材料,存在使用寿命短、不稳定等问题,而Micro LED使用的是LED,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对于MR产品来说,显示屏幕的亮度也至关重要。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刘暾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AR设备为了匹配用户周围光线的亮度,把虚拟影像投射到现实世界中,需要更高亮度的显示器。因此,从中长期发展看,Micro LED技术是较Micro OLED的更优解。

不过,刘暾也坦言,目前,Micro LED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在芯片、全彩显示、巨量转移、背板与驱动、检测与维修等诸多方面存在大规模量产困难。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Micro LED的技术瓶颈大概率会在2025年实现突破。

流畅交互背后的“芯”力量

日趋强大

Meta在发布会上展示了Quest3这样的产品功能:用户只需要轻轻点击头显侧面,Quest3就能瞬间把人们从虚拟世界带回现实世界——可以选择在餐桌上弹虚拟钢琴,在茶几上搭建巨型虚拟乐高,还能够转身和坐在身边的朋友聊天……在画面中,人们能够明显看出Quest3的MR透视画面的清晰度相较于Quest2有大幅提升,Quest3前端显示部分比Quest2前端轻薄了40%。这背后,离不开其底层提供性能的芯片——高通骁龙XR2 Gen2,它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强大的计算能力。

由于VR/AR硬件对“交互”与“显示”功能的需求更高,传统的PC、移动通用芯片无法满足VR/AR设备对于这两方面的特殊需求,需要专用处理器根据不同的VR/AR形式和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

自2022年以来,Meta就与高通签署了多年战略协议,借助面向Meta Quest平台定制的骁龙XR平台,优化产品体验。近日,高通新一代XR芯片——第二代骁龙XR2平台几乎与Quest3同时发布,将帮助Meta Quest3更好地推向大众市场,打破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壁垒。

高通技术公司副总裁兼XR业务总经理司宏国介绍,这颗高通骁龙XR2 Gen2芯片主要在沉浸式体验、交互能力上实现大幅度提升。

第一是面向视觉、图形和多媒体的沉浸式体验。这颗芯片GPU的性能比前代芯片提升了2.5倍,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平台的GPU能力,在保证同样的视觉效果下节省50%的功耗。第二是流畅交互。XR设备的算力消耗是老大难问题。针对6DoF中的特征探测和追踪功能,第一代骁龙XR2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但在第二代骁龙XR2上,高通尝试依靠硬件实现,将其放在芯片硬件视觉分析引擎中,从而实现了性能提升,并降低了功耗和时延。

不同于高通,苹果在Vision Pro设备中使用了M2+R1的双芯片组合。在Vision Pro的芯片配置中,专为混合现实头显设计的芯片R1搭配了为最新MacBook Air的同款处理器M2芯片一起运行。其中,M2芯片负责瞬时交互、运行计算,使用户可以通过头显设备访问应用;R1属于低功耗芯片,可以在12毫秒内将新图像传输到显示屏中,极大地缓解了眩晕问题。

由于策略不同,不同公司对设备中芯片方案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有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双芯片架构可能更加实用,能够跟随市场需求变化而灵活调整。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芯片公司开始发力适用于XR领域,与主芯片配合的协同处理器。例如,锐思智芯的新一代产品ALPIX融合了视觉传感器,能够为AR和VR设备提供性能;每刻深思智能推出的低功耗感算一体智能芯片也已经应用在AR/VR/MR等复杂人机感知和交互场景。

“头显向硬件提出了新需求,需要跟摄像头、显示屏幕连接,跟人机交互方式提供算法和服务,值得一块专有芯片。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更多的CPU和GPU工作有望从终端转移到云端来做,没有双芯片架构可能很难做到。”XR芯片公司万有引力联合创始人兼CFO王海青说道。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