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显示无处不在的里程碑已基本实现,不管是居家、办公还是教育、户外广告、医疗等场景,都离不开显示。”近日,康宁显示科技中国区总裁兼总经理曾崇凯在2023中国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一个产业发展,需要经历“引人才”“扩产能”“建技术”“创价值”“寻永续”五个阶段,目前,我国显示产业已在“引人才”“扩产能”上取得显著成果,接下来,要通过创新和合作,实现产业永续发展。
玻璃是一种既触手可及又精密的材料,是最重要、用途最广泛、最具变革性的材料之一。曾崇凯在专访中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在显示领域,玻璃被用作基板,各种显示技术包括4K、8K、OLED、LCD都需要使用玻璃基板。“玻璃就像‘土地’一样决定着建筑的稳定性,建筑的地基怎么打,都取决于‘土地’的品质。要做出稳定可靠的玻璃产品,首先要以创新技术制造出卓越品质的玻璃;其次要实现量产,并保证所有产品品质稳定;最后,还需要稳定的供应链,确保可靠的供给。”曾崇凯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康宁所采用的熔融下拉制程可制造出轻薄、平整的精密玻璃。该工艺可保证玻璃产品的热稳定性,可满足各类显示技术面板制造中的加工要求,并保证最好的表面质量。
随着人们对显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面板也向着大尺寸和超高清进化。而玻璃基板的尺寸越大,生产难度也越高。“超高清8K画面需要表面非常干净的玻璃,而大尺寸面板则需要管控玻璃翘曲度,这都需要非常前沿的技术。”对于业界关注的曲面屏,曾崇凯表示:“如何在生产过程中避免破片、在使用过程中延长屏幕的寿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新挑战。”
如今,“显示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不管是居家、办公还是教育、户外广告、医疗等场景,都离不开显示。
曾崇凯指出,在消费电子领域,盖板玻璃蓬勃发展,在耐光性、耐摔性不断增强的同时,变得更大、更硬、更强,应用领域也更加多元,被广泛应用于穿戴设备领域。在汽车领域,车用玻璃主要应用于内饰、外饰两个部分。内饰部分对玻璃的安全性能提出很高要求,需要通过严苛的安全检验。外饰部分重视节能减重,康宁车用超薄玻璃产品,可节省20%~30%的重量,被大量用于车窗、AB柱、电子后视镜中。此外,抬头显示、汽车尾灯都将成为车用玻璃未来的重点应用领域。
“随着5G、6G网络的发展,建筑屏蔽信号已成为网络传输的一大痛点。我们提出光学和玻璃的结合,通过表面的主动和被动调节来反射信号。康宁玻璃平整的表面能够让光学设计更完整,并且有效降低阻耗,能够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辅助转向,还能够降低损耗。”曾崇凯说。
新型显示产业作为信息时代的先导性支柱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当前,我国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占全球近70%,吸引了众多跨国科技企业的目光。曾崇凯表示,康宁深耕中国40余年,始终秉持“扎根中国、投资中国、回馈中国”的理念,在国内培育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资本投资超过90亿美元,设施遍布18个城市。除了显示科技外,康宁的其他创新事业群,如消费电子、汽车应用、生命科学、光通信等,都在中国进行了全面布局,中国是其除了美国以外唯一一个五大业务及新兴业务均有运营的市场。
据了解,2022年,康宁显示集团全球总部落户上海,并成立了显示科技创新体验中心,配置了先进的光学实验室。这是康宁首次将业务全球总部设立在中国。截至目前,康宁显示集团已在中国建设6座全资显示玻璃基板制造工厂和2座合资显示玻璃基板后段加工工厂。集团旗下最新、最大且所有的10.5代生产线,都投资在中国。
“一个产业发展,需要经历‘引人才’‘扩产能’‘建技术’‘创价值’‘寻永续’五个阶段,国内已经在‘引人才’‘扩产能’上取得显著成果,接下来正要迈向‘建技术’‘创价值’‘寻永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曾崇凯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康宁将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不断改善并提升玻璃本身的物性和化性,即玻璃的各项性能;二是不断完善客户服务,提供如建模、AI大数据导入等数字化服务;三是推出绿色产品、绿色制程。“2007年康宁首次推出‘绿色玻璃’,该产品没有添加任何重金属,把整个产业带到一个新的境界。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绿色产品,包括回收玻璃等,让‘绿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曾崇凯介绍说。
“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投资、高质量品质、高质量研发和高质量人才培育,康宁将通过方方面面的高质量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为中国显示产业的未来做出贡献。”曾崇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