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心,超高清3D卡通形象“冲出”巨幕和路人互动;在博物馆内,只要伸手触摸“史前岩壁”,衍生于东西方历史的各类岩画就会跃然眼前……一块块显示屏用震撼、炫丽的视觉效果让艺术与文化走进更多生活场景,解锁多样文旅“新玩法”。
户外裸眼3D巨幕成为城市形象新“名片”
在成都春熙路人来人往的街头, 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漫步其中,时而撒娇打滚、时而吃两口竹笋、时而又“探”出屏幕和路人互动,这块户外裸眼3D巨幕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近年来,户外裸眼3D屏幕加速走进城市街头,现身成都春熙路、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广州北京路等地。一块块高清大屏让城市变酷、变潮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娱生活。
“户外裸眼3D屏幕主要被安装在热门城市的重要商圈、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场馆等地。它将户外显示的最高科技与艺术相结合,做出酷炫效果,打通线上线下‘眼球经济’。不仅能够带动传统商圈内基础设施换新,吸引商业品牌资源集聚,还可以推动建设城市形象新‘名片’,进而激活整个城市夜经济,助推城市文旅。”4K花园董事长吴懿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道。
在吴懿看来,一方面,裸眼3D的展现离不开超高清技术;另一方面,裸眼3D也将成为8K超高清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他解释说,从技术应用方面看,8K技术要在75英寸以上的屏幕才能显示出与4K的区别,但大部分家庭不具备这样的应用场景,因此8K在户外大屏的应用具有示范作用。此外,裸眼3D效果清晰度越高越具有真实性,目前国内大部分户外LED仍在使用传统显示产品,给观众带来的体验并不友好,这也导致很多位置优越的大屏没有创造出更多价值。
户外显示屏幕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2021年10月,工信部、中宣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活动的通知》,鼓励在城市重要商圈、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网红地标、文化场馆等地改造或新设超高清大屏。2022年1月,六部门进一步联合发布《“百城千屏”活动实施指南》,指导产业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自“百城千屏”活动开展以来,全国34个城市已建成120多块超高清大屏,助力全民共享8K新科技,激发内需新活力。
AR/VR/XR赋能“可参与”的展览馆
走进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灵境——未来灵感世界”数字艺术展,观众可以从“远古”快速穿越至“未来”。在这里,只要伸手触摸“史前岩壁”,承载着东西方历史的各类岩画就会跃然眼前;通过“香气转化器”,机器可以感知体验者当下的“情绪”,并喷出专属于“你”的香味。
在一旁的“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上,传世国宝级长卷《千里江山图》进行数字化演绎,利用光影变幻让静态的画作“活”了起来,全方位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深厚底蕴。据了解,这幅会动的《千里江山图》是世界首个拥有实施分层渲染核心技术与时间变换系统的文物主题动态数字长卷,糅合了传统美术与数字科技,实现了艺术作品和人的互动。
和传统艺术馆不同,这里没有实体文物和艺术品,每个展馆内都嵌入了大量的屏幕,将新型显示、ARVR/XR、传感、AI算法等领先技术与文化艺术充分融合,打造出一个个虚实融合的数字世界,带来沉浸式、交互式、参与式的体验。
“读屏时代已经到来。”京东方执行副总裁、京东方艺云董事长姚项军激动地表示,经由一块块显示屏,艺术将走进更多的生活场景,让更多的人获益。
“显示技术和数字视听技术的结合,让艺术突破了‘视觉’概念,向着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在内的多感知、沉浸式方向发展。未来以‘屏’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将平行于我们的现实世界。”中数艺互动科技创始人王泊乔说道。
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正在全面到来,作为虚拟现实的“入口”,显示技术正通过智能交互、虚实融合,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超高清显示+VR”成为文旅行业热点。业内专家表示,文化资源IP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感知、智能化交互、多感官数字化认知等文化旅游消费,不断点燃着游客的持续兴趣和消费热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规模有望超过2500亿元,可能带动万亿元市场规模。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彭国红告诉记者:“我们主动寻求技术赋能,在展示、研究、应用、传播等方面积极运用VR技术理念。随着VR的应用,博物馆在展陈设计方面实现了突破,既构建了宝贵的藏品数字资产,又增加了游客与文物的互动,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和历史文化魅力。”
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负责人王斌表示,文博数字化有着非常广阔的方向。传统文博场馆都在主动拥抱数字化,让文物、艺术品“活”起来,未来传统文博场馆的数字化会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大。“数字艺术馆与传统文博场馆之间并非竞争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相较于传统展品的静态展示,数字艺术展品以‘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了观看者的临场感和参与性,让珍贵文物展品不再受保存状况、所处地域的限制,让民众在家门口就可遍览全球珍宝。”王斌说道。
然而,虚拟现实与文旅行业的深度融合仍有待加强,“如何构建高质量沉浸式交互体验”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翁冬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问题的解决涉及显示硬件、交互硬件、跟踪算法、三维内容制作、交互设计、游戏故事设计等多个因素。核心设计研发人员需要提升综合能力,提升对相关技术的全方位理解,使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文旅项目。
英富曼数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显示研究总经理谢勤益表示,简单来讲,AR就是智能眼镜,VR则是头戴式显示器。在AR领域,使用Micro LED将成为一大趋势,而VR则主要采用OLED、LTPS、TFT LCD和Mini LED Backlight。在这些终端设备成本中,芯片和光学显示器件占比较高。他预测,未来,AR/VR/XR显示的市场应用将会进一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