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半导体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通将推动生成式AI在边缘侧部署
半导体企业第三季度业绩有望回暖
AMD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8%
ADI推出本土化多模式传感器前端芯片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ADI推出本土化多模式传感器前端芯片

 

本报讯 记者张心怡 王信豪报道:7月27日,ADI推出ADPD7000,该产品是由ADI中国产品事业部定义并设计完成的多模式生命体征监测传感器前端芯片。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疾病谱的变化,传统的医疗模式难以满足人们在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智能可穿戴设备因具有全天候和便携性的特质,能够对心率、心电、血氧、体脂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获取数据并保证数据准确性成为了边缘智能在穿戴式数字医疗应用当中的痛点问题。ADI中国产品事业部高级市场应用经理何源向《中国电子报》记者介绍,ADPD7000能够测量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心电图(ECG)、身体阻抗分析(BIA)和皮肤电活动(EDA),从而实现血氧、心率、心电、体脂和情绪反应等人体生理特征指标的监测,即生命体征监测(VSM)。

可穿戴设备的生命体征检测受各项干扰因素影响大,并且不同情况下、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何源说:“以光通道为例,在测量血氧时需要通过光反射来获取数据,但是由于不同人的皮肤存在肤色、肤质、体毛等差异,都会增加测量的难度,这对光通道设计和灵敏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心率测量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时刻处于稳定的院内测量环境,这就要求穿戴式设备的ECG通道要提升输入阻抗,才能实现对更多复杂测量状态的兼容,从而兼顾采集范围和数据准确性。功耗是在数据之外的另一大问题。何源表示:“功耗对用户来讲意味着续航,有两个方向可以保障,其一是打造高性能的信号链,例如可以让设备在弱光环境而非强光环境下运作,这能够有效节省功耗;其二是电源技术,也就是提升电池的利用率。”

边缘智能作为一种能够在终端采集、处理数据并做出决策的计算模式,相较于云端具有实时性更强、数据更安全的特点,这符合现代人对随身设备的使用需要。“在目前硬件设备可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ADI自研与合作算法相结合,可以建成牢固的生态合作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终端客户服务的功能。”何源说。

 
3上一篇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