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信息通信
3上一版  下一版4
 
以“生态化”实现软件定义价值最大化
华为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正式面市
固态硬盘取代机械硬盘时机已到
机器视觉技术破解电缆行业关键环节痛点
编辑:邱江勇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6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器视觉技术破解电缆行业关键环节痛点

 

本报讯 记者宋婧报道:当前,机器视觉正在成为实现智能制造最重要的一环。在重庆泰山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山电缆”)铜线车间内,蓝色自行小车把巨大的电缆轴送到既定位置,黄色的机械臂将线轴卡好,设备启动后线缆开始自动缠绕,一盘整齐的电缆线慢慢成型……

近日,重庆市公布2023年数字化车间认定结果,泰山电缆超高压电缆生产数字化车间成功入选。此前,泰山电缆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其设计的绿色线缆可降低能源消耗约20%,且整体回收率超98%。通过引入可视化信息平台,泰山电缆实现了人员、设备、车间环境等各方面的智能化安全管理,正在从传统制造企业向高端智能制造和技术服务企业转变。

浪潮云洲旗下国器智眸(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器智眸”)电缆业务总监杜以宇表示,围绕泰山电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痛点与难题,国器智眸利用机器视觉等数字技术,结合深度学习、边缘计算形成软硬一体化的能力,依托核心小样本、轻量化优势,改善排线工艺,创新打造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电缆排线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装备。

项目基于“离娄”工业机器视觉平台,采用3D工业相机实时采集排线状态数据,在云端构建识别、分析、检测以及引导算法模型,通过云边协同进行数据即时计算;计算完成后将结果数据实时下发于自主打造的工控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再通过工控PLC进行智能化调整,打造了以数据驱动的智能排线服务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浪潮云洲创新打造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电缆排线智能检测与智能控制装备,研发电缆排线识别视觉模型400多个,实现拍摄、识别、智能调整全过程耗时小于0.1秒,有效地解决了人工排线成本高、效率低、排线质量低造成成本浪费、生产存在安全隐患、质量问题溯源困难等问题。

据了解,线缆行业是“流程+离散”混合型生产模式,全国有4000多家线缆生产规上企业,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自动化水平等痛点突出。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国器智眸董事长宋志刚表示,机器视觉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排线效率低、成本高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浪潮云洲正基于泰山电缆智能制造建设规划,探索智能质检、智能线缆剥离等更多应用场景,并进一步向行业推广复制。

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电线电缆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国内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面向数字浪潮,以工业机器视觉技术实现生产智能化,破解关键环节痛点,正在成为线缆行业协同提升产业链整体数字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趋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