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湖北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助力制造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补短板、锻长板,为湖北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有力支撑。
《若干措施》从建立梯度培育体系、支持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水平、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促进融通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强化上市培育、加强人才支撑、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加强精准服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引导等12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0000家,夯实湖北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厚植湖北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努力构建湖北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
在促进融通发展方面,湖北将加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力度,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载体,鼓励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放资源,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行业协会、服务机构作用,积极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交流活动。组织大型企业通过“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服务平台”“发榜”提出产品使用方向和技术合作需求,邀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精准配套等,促进大型企业扩大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采购规模,形成常态化对接机制。
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湖北将支持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标准宣贯、现场诊断和供需对接,推广一批应用场景,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率先建设标准化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形成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智能制造“样板工厂”。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运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研发设计、采购供应、仓储管理、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生产经营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对完成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的专精特新企业所建二级节点,根据接入企业数、标识注册量、解析量和应用成效等开展绩效考核,择优给予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接入二级节点,开展基于标识解析的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应用。落实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遴选推出一批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服务平台,鼓励各地比照国家政策予以奖补,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服务平台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 (鄂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