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浙江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重庆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河北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青海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辽宁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一年之计在于春。近期,各地第一季度工业经济数据陆续出炉,河北、山东、江苏等工业大省工业增速显著高于全国水平,3月份以来,广东、浙江等省工业经济回升势头向好。各地工业经济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呈现企稳向好态势,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高技术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当代技术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当前,多地呈现出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良好态势。
春风吹拂之下,高技术产业投资焕发蓬勃动力。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2.0%,高端制造领域保持较好增势。同时,天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了48.6%,表现出了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的信心与决心。
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增长带来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上升。与此同时,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速。青海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倍,辽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9%,黑龙江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2倍,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5.2%、17.8%。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0.7%、19.9%;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1.5%、51.3%。
新能源产业焕发生机
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我国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出一系列相应政策措施,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当前,多地新能源产业都呈上升趋势。
浙江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33.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个百分点;上海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0.1%,实现新兴产业产值的一次“跃升”。
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也乘上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东风,在产值、产量、零售额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增长,实现了第一季度“开门红”。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值同比增长42.4%,实现了“大跨步”的发展;重庆第一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6.9%,成为消费市场的“爆点”;辽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4.8%。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成长
在我国,庞大的中小企业基数奠定了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领域的重要地位,而“专精特新”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全力激励和适用的新基本国策。“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底蕴是科技实力;“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可以视为是促进工业经济回暖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动助企纾困政策精准直达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
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产值分别增长6.6%和23.3%,取得了较好效益;河北省第一季度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11家,“小巨人”企业达335家,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7.2%,实现了阶段性的推进与提升。作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聚集地,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培育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7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季度小微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小微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为95.8,较上年第四季度提高1.7点;调查的小微企业中,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占比较上年第四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生产经营状况较差的企业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