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信系统在行动 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编辑:诸玲珍
广东聚华:按下印刷显示产业化“启动键”
广东超高清视频前端系统创新中心: 携手上下游打造 国造8K超高清转播车
扳手科技:探索8K摄像机国产化之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聚华:按下印刷显示产业化“启动键”

本报记者 杨鹏岳
图为聚华G4.5印刷显示平台
 

印刷显示作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的潜力股之一,被业界给予厚望。当前中国企业正在抢抓机遇,争取率先实现印刷显示产业化。3月23日,记者走进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时,一下子被眼前几款采用OLED印刷显示技术的显示产品所惊艳。无论是伸缩自如的卷轴屏,还是适应多应用场景的折叠显示屏,都让印刷显示的特色一览无余——多变的形态、清晰细腻的显示效果、鲜艳生动的画面,印刷显示赋予屏幕无限的想象空间。

产业链协同创新

播下“希望火种”

来到位于广州黄埔区科学城的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华”),科研人员们正在实验室中忙碌着。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聚华G4.5代印刷显示公共平台,这条看似不大的生产线,却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配备着完整的精密生产设备。

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新型显示产业来说,这里孕育着一颗关于印刷显示的“希望火种”。2014年12月,聚华在国家部委/工程院的指导下成立,并于2017年10月正式获批“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不仅成为广东省内第一家国家级创新中心,也是目前全国显示领域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谈及聚华成立的初衷,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付东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在看到了OLED显示技术不断扩大的应用市场趋势后,我们希望国内显示产业能够通过互相合作,在印刷显示技术这条路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显示路线。

在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历程中,“政产学研用”是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之路的一个特色,这在印刷及柔性显示领域尤其突出。

“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的建设就是一个集中的体现,创新中心聚集了行业内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资源,在政府的指导下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并得到国家工信部门的批复认定。”付东强调。

凭借这些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元化力量的赋能,聚华得以专注于OLED/QLED印刷及柔性显示技术研发,积极攻克印刷显示核心共性关键技术,为行业提供开放式技术研发平台和测试平台,推广重大科技成果,构建从基础到应用及成果转化完整的印刷显示技术创新体系。

“在当下印刷显示技术处于量产关键时期,产业链和生态圈还在构建发展阶段,‘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对于印刷显示产业的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付东表示,建议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大力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支持公共研发平台发展,以公共研发平台为点构建创新枢纽,以产业链协同为线链接产业资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最终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进印刷显示实现量产应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即将开启

印刷显示产业化序幕

回望显示技术的发展过程,从CRT发展到LCD再到OLED,业界对柔性OLED充满期待,而随着显示产业技术的升级,以大面积、轻、薄、柔、低成本为特征的印刷显示已经崛起。放眼全球OLED领域,韩国在OLED领域依然占据技术和市场优势,三星显示主要聚焦中小尺寸OLED市场,并在QD-OLED上不断发力,LGD凭借W-OLED在大尺寸OLED市场占据一方之地。但近几年,随着国内面板企业TCL华星、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等在OLED领域快马加鞭地加速发展,中国OLED产业也成为一股强劲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刷显示技术上中国企业已经走在前沿。

中国印刷显示崛起的背后,离不开聚华这样的公共研发平台赋能。记者了解到,聚华已经完成柔性印刷显示G4.5平台能力建设,打通了印刷OLED/QLED技术全链条,接下来将聚集与完善印刷显示上游产业链,推动印刷显示在我国的率先落地实现产业化。

记者了解到,在OLED各种技术路线中,印刷OLED具备着很强的竞争力,机遇与挑战并存。

“整体上看,印刷OLED显示的关键技术与工艺流程已打通,产业化所需核心要素条件均已具备,产业化序幕即将开启;高PPI技术、低功耗技术与柔性印刷技术的强强结合,使中尺寸印刷OLED显示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付东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首先,印刷OLED已经满足电视和显示器的市场规格需求。当前面临的挑战是,针对笔记本、平板等IT应用,迅速开发出高分辨率PPI打印技术和低功耗技术,使印刷OLED展现出较高的商业价值,这方面预期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突破。

其次,印刷OLED技术在解决了高分辨率PPI、低功耗问题后,是唯一的一种可同时适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平板产品的量产技术,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实现产品切换,将极大地提高量产线的适应能力和排产效率,特别在中尺寸IT产品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最后,从长远发展来看,印刷QLED具有更强更突出的竞争力。印刷QLED红色/绿色性能现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接下来在印刷蓝色QLED寿命上实现突破,将推动印刷QLED走向产业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