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地方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山东:打造产业链融链固链创新生态
河北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5%
西藏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
四川全面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改造
编辑:徐恒
湖南加快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江西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打造产业链融链固链创新生态

本报记者 诸玲珍
 

近日由山东省工信厅发布的《山东省“十链万企”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2023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指出,山东将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充分发挥“链长”统筹指导和“链主”引领带动作用,以推动“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为目标,扶持打造一批强链补链稳链合作示范项目,培育开发一批融链固链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提升一批卡位入链优质企业,总结凝练一批可复制推广创新模式,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产业链融链固链创新生态。今年山东将启动实施重点产业链融链固链“25511”行动,全年开展省级重点产业链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20场以上,组织省外对接活动5场以上,举办市级产业链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50场以上,促成企业间达成合作意向1000项以上,覆盖企业数量超过1万家。

梳理“三张”融链固链对接清单

《行动方案》提出要梳理好“三张”对接清单,进一步挖掘企业实际需求和产业链风险节点,梳理出大企业配套需求清单、中小企业合作意向清单和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清单,进一步提升融链固链行动针对性。

一是大企业配套需求清单。调度标志性产业链“链主”企业、领航型企业以及“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产业链骨干企业在原材料、零部件、生产运维、售后保障等方面的配套需求,梳理形成分链条分企业的需求清单,引导大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发布采购需求。

二是中小企业合作意向清单。征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在市场开拓、技术合作、融资需求、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合作意向,梳理形成分事项的意向清单,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深化拓展供应链合作关系。

三是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清单。

聚焦标志性产业链细分领域,深入梳理我省企业在整机设备、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方面依赖进口、无可替代来源等受制于人的薄弱环节,摸排形成断链断供风险清单,精准研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形势。

办好“四级”融链固链对接活动

《行动方案》提出要办好国家、省、市、县“四级”对接活动,体现山东担当、展现山东优势,打造融链固链工作样板,树立区域产业特色名片。

一是承办参与国家级活动。积极承办全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大会,打造高水平融通创新合作交流平台。组织省内企业踊跃参与全国大中小企业“百场万企”线下洽谈会、工业品在线交易活动。

二是组织举办省级活动。开展全省“十链万企”融链固链专项行动,举办20场以上省级重点产业链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采取现场观摩、路演推介、洽谈对接等方式,分享链主企业技术生产合作需求和产品市场开拓方向,“揭榜挂帅”邀请专精特新配套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配套。举办全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大赛,以赛制选育融通创新示范项目、优秀模式和创新团队。

三是指导参与市级活动。统筹全省资源配置,立足区域产业特色,指导各市工信系统举办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对接交流活动,精准匹配省内资源,协助对接省外资源,有效搭建市域内、市域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交流、沟通协作桥梁。全年举办市级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50场以上。

四是支持开展县级活动。支持县级工信系统围绕本地特色主导产业,举办县域内企业对接交流活动,强化本地企业合作配套。鼓励采取邀请县外企业来访、组织县内企业出游等方式,加强与不同地域产业合作,提升本地产业发展层级。全年举办县级融链固链供需对接活动100场以上。

用好“五类”融链固链对接资源

《行动方案》提出运用好“五类”对接资源,推动“链主”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精准对接交流,更好地促进“以大带小、以小补大”。

一是加强省域合作交流。全年组织5场以上跨省对接活动,采取现场参访、标杆互动、企业咨询、专家点评等方式,组织省内产业链企业对标学习省外示范典型,促进省域间资源共享和企业间协同配套。

二是强化集群内部协同。依托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年组织开展2场以上产品配套、协同创新、产业协作、人才培育等主题的产业集群对接交流活动,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做强做优与“专精特新”企业融链补链共赢。

三是引导高校院所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机制,组织“专精特新”企业和“链主”企业走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对接、技术人才需求交流、专题专项培训等互动活动,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聚合各类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四是优化融资机构服务。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各环节合理布局资金链,扎实开展先进制造业投融资三年行动,强化银行信贷、基金投资、担保保险、上市培育、产融合作等协同效应,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产业链融资沙龙、投融资路演等系列特色活动,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鼓励大企业支持配合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年内协调开展投融资服务对接企业1万家次。

五是推进协会深度参与。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联系企业广泛、业务能力专业、服务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围绕融链固链专项行动,进一步集聚服务资源、提升服务效能,有效开展供需对接、双招双引、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活动。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互联网平台,开展产业链融链固链智慧诊断,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线发布需求信息,精准匹配资源,强化对接合作成效。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