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国光伏、风电关键零部件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
公益广告
今年年底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有条件的行政村覆盖
编辑:徐恒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额同比增长66.9%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本报讯 记者赵晨报道: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国家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国际合作,鼓励优先采用安全可信的软件、工具、计算和数据资源。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尊重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含有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暴力、淫秽色情信息,虚假信息,以及可能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内容。二是在算法设计、训练数据选择、模型生成和优化、提供服务等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出现种族、民族、信仰、国别、地域、性别、年龄、职业等歧视。三是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不得利用算法、数据、平台等优势实施不公平竞争。四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虚假信息。五是尊重他人合法利益,防止伤害他人身心健康,损害肖像权、名誉权和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禁止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

《办法》要求,提供者应当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数据、优化训练数据来源的合法性负责。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优化训练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二是不含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三是数据包含个人信息的,应当征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四是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多样性;五是国家网信部门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其他监管要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