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维佳报道: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机械储能等。新型储能具有响应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可在电力运行中发挥顶峰、调峰、调频、爬坡、黑启动等多种作用,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储能产业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指导意见》指出,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广东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根据《指导意见》,广东将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以肇庆、江门、珠海、中山为重点建设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
《指导意见》提出,加大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力度。提升锂离子电池技术,攻关钠离子电池技术,融合能源电子技术,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创新智慧调控技术,发展氢储能等技术,开展储能前瞻技术研究。
为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实力,针对新兴储能领域布局有待加强、控制芯片及部件进口依赖等问题,《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锂离子电池产业区域布局、加快发展钠离子储能电池产业、提升储能控制芯片及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发展电解水制氢设备产业、前瞻布局多元化储能领域、梯度培育新型储能企业、加大优质企业招商引资力度。
针对广东省新型储能装机市场有待拓展等问题,《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开拓海外储能市场、拓展“新能源+储能”应用、推进定制化应用场景、推进虚拟电厂建设、鼓励充换电模式创新等。
此外,《指导意见》还强调,要提升新型储能产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优化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