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走深向实,山东持续深入实施“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在近日出台的《“工赋山东”202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践行“11266”工信工作体系,以服务支撑制造经济、数字经济、民营经济“三个经济”为重点,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网络、平台、应用等体系建设,推动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年底,新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100家以上,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力争达到119,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40个。
完善市场推进机制 打造领先平台体系
近期,山东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出了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最强动员令,特别是为加快做强数字经济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为深入实施“工赋山东”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记者了解到,今年山东省工信厅将重点从强化工作统筹、完善推进机制、拓展市场空间等三个方面健全完善市场推进机制,从实施平台培优工程、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平台服务模式、建立平台监测体系等四方面打造领先平台体系。
在健全完善市场推进机制方面,将在山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组,统筹谋划和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建立“一张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一份转型重点项目清单、一批促进中心、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的“五个一”工作体系,指导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会,为企业提供一揽子“入驻式”服务。全面提升“工赋山东”市场化推进能力,强化“一公司、一平台、双中心”(工赋山东公司、省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创新合作中心山东分中心、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等载体建设,支持各地发展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工赋”市域、县域模式,集聚整合全省优质服务资源,加快构建“多方参与、开放合作”的市场化推进机制。打造产业对接、成果展示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供需高效对接,营造优良产业生态。支持重点平台“走出去”,积极向省外输出解决方案,赋能沿黄流域重点城市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打开潜在市场。
针对如何全力打造领先平台体系,山东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培优工作方案,健全“省级平台-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国家‘双跨’平台”梯次培养体系,建设完善省级平台培育库,以服务企业质量效益为中心,分类分级制定培育路径,定期开展评价评测,引导平台优化基础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应用范围,新培育省级平台50家以上、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10个左右。探索构建省市县三级贯通的“工赋山东”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推动16市建设市级公共服务平台,优选20个以上有条件的县(市、区)试点建设县级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按级分类接入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围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推动平台联合应用企业打造100个以上“平台+新技术、平台+新模式、平台+新场景”解决方案。依托国家级智库机构,建立工业互联网产业、平台监测体系。
扎实推进规模应用 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
据了解,山东工信厅将从树立深度应用标杆、培育典型应用场景、丰富应用产品服务、打造区域转型样板等方面进一步推广规模应用,还将从加快5G网络部署应用、加强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优化升级确定性网络等方面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
山东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山东省工信系统将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仿真建模、协同研发、在线调优、预测性维护等生产制造关键环节的应用推广,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业设备上云、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方面,新培育100个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引导工业企业“场景开放”,推动需求企业与服务商精准高效对接,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和共性技术应用,共同打造100个以上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成效显著、易复制推广的“工赋山东”典型场景。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堵点难点,鼓励企业加快研发轻量化ERP、MES和低代码开发平台、智能传感器、云PLC等软硬件产品,优选100种以上纳入“云服务券”支持范围,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门槛和数字化改造成本。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新培育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园区。
另外,山东工信系统还将深化5G“百城万站”行动,持续推进工业园区、重点企业5G网络全覆盖,提升沿黄9市5G网络质量,新开通5G基站4万个、累计超过20万个。推动5G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加快从外围环节向企业核心业务延伸,建设50个以上5G全连接种子工厂。开展“标识深度行”活动,发动更多企业参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应用。推动完善“确定性网络”建设布局,加强城域网、园区网、企业网接入能力建设,累计建成1万公里。
此外,山东还将支持未来网络研究院和未来集团协同发展,组织“走进未来网络”系列对接活动,增强确定性网络应用能力,探索“确定性网络+”方法路径,打造一批典型应用标杆。
建强服务支撑载体 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山东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从加快载体建设、强化人才培养方面建强服务支撑载体,还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力度。
今年,山东工信系统将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开展10次以上项目路演推介,推进平台合作创新中心山东分中心实质化运营,布局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技术验证、模式创新、应用推广等服务,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普及。依托华为(山东)ICT学院持续举办“数字专员培训班”“政企人才专题培训班”,面向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持续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相关从业者认知水平和业务素质。持续开展“万名数字专员”进企业,提供专业化“顾问+雇员”式数字化转型服务。
此外,在“工赋山东”框架下,山东各市将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差异化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推进机制,鼓励成立市场化运营载体机构,发挥省市县“三级联动”优势,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位。加强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工赋贷”等专属产品,加大省级“创新服务券”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做好项目培育储备,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项目落地,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