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毛丰燕表示,近年来辽宁省工信系统深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老字号”加快改造升级,“原字号”加快开发增值空间,“新字号”加快做大做强,推动工业振兴率先突破,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辽宁省工信系统将把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解决企业问题为导向,以畅通产业循环为重点,以数字化管理为手段,推进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促转型,力争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赶上全国水平,实现工业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工业经济总量上实现新突破
今年2月,辽宁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毛丰燕在本次发布会上指出,辽宁省工信系统将围绕《行动方案》确定的2025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力争达到1.1万家、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4.3万亿元的目标,抓住投资和运行两条主线,确保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的目标。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三个万亿元级产业基地,聚焦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和“整零共同体”建设、石化行业“减油增化”和发展精细化工、冶金产业精深加工和实施“基石计划”等,谋划一批重点项目,解决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土地供应、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问题,加快沈阳航空配套产业园、兵器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鞍钢鲅鱼圈绿色低碳升级和西鞍山铁矿等项目建设。
二是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今年以来,辽宁省工信厅组织举办了“辽品京聚”推介对接,冶金、建材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产需对接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组织水泥企业与辽宁港铁国际物流对接,谋划实施建筑材料公铁水联运,目前已南运水泥25万吨。未来,还将继续组织各类对接活动,助力企业抢抓订单、开拓市场。
三是加强企业服务。今年年初,辽宁省工信厅成立了稳运行工作专班,对700户重点企业实行日监测、旬报告,每半月召开一次调度会,跟踪解决产能利用、停产检修、流动资金等方面问题。赴中石油会商,推动在辽七户炼厂增加排产计划,帮助企业协调生产资料。组织“政、银、保、企及平台”对接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下一步辽宁省工信系统将继续开展银企保对接、产运需衔接,组织做好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给。落实好辽宁省稳经济27条措施,加快出台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企业增产增效奖补等稳增长支持政策。
四是推动升规入统。继续加强与统计、税务、商务等部门合作,通过实施“小升规”、新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扩大规上工业企业规模。
继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聚焦《行动方案》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等要求,辽宁省工信系统将继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一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进60项重点攻关项目,实施工业母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和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支持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研制和应用政策。
二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工业“六基”,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五轴头等基础零部件研制,推进聚酰亚胺材料等重点项目,加强检验检测等产业基础技术服务能力。
三是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构建梯度培育体系,做强做大航空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特色产业园区、专业产业园区、配套产业园区和小微产业园区。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建设10个“整零共同体”示范,提升本地配套率。
四是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今年计划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0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户,制造业单项冠军50户。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围绕《行动方案》中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要求,辽宁省工信系统将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
一是聚焦高端化,发展航空装备、新材料、机器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装备等新兴产业,力争今年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先进冶金新材料规模占比分别提高到25.7%、46%和27%。
二是聚焦智能化,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扩大标识解析和“星火·链网”应用规模,推动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80个以上,培育1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建成60个以上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高水平举办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实施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推进10个智慧矿山、20个智慧化工园区建设。
三是聚焦绿色化,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广应用二氧化碳捕集、储存和利用技术,建设绿色低碳改造项目,培育绿色制造单位累计突破500家,开展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达标,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
四是聚焦服务化,支持沈阳建设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认定省级服务型制造单位30个,争创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助力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此外,辽宁省工信系统还将落实《行动方案》中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等要求,助力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一是坚持向管理要效益,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精益管理进千企活动,推进精益管理与数字化转型相结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是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加强企业质量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实施一批产品质量提升技术攻关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等标准制定(修订)。
三是坚持靠品牌促发展,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打造“辽品京聚”京东自营专区,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等,加强品牌推广,提升兴城泳装、丹东户外运动服装等区域品牌影响力。
四是坚持用平台强服务,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头部企业或产业园区,支持建设一批服务化转型平台、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将建设工业和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和企业服务平台,提升政府效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