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实施制造业振兴“229”工程,扎实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近日,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创新赋能产业链专业镇“两大引擎”“双百行动”引领产业重大核心技术突破与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七大专项行动四方面明确了山西省2023年的重点工作。
《行动计划》指出,2023年,山西省将力争培育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2户,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户;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户;培育新型研发机构5户、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1户;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5%。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七大专项行动的内容。一是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提质增效。研究制定《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支持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帮助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全方位推动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二是企业技术中心引领创新。持续扩大企业技术中心规模,组织召开省级中心申报交流会,开展2023年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加强各级企业技术中心交流联动。三是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树杆立标。聚焦山西省高端装备、现代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需求,筛选一批创新型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力度,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交流活动。四是产业技术基础夯实优化。围绕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全面夯实产业技术发展基础。持续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提升软硬件水平。探索在山西省具有产业优势的各领域布局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组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紧抓山西省发展特色专业镇契机,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建设。五是创新成果产业化体系立柱架梁。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现代煤化工等领域布局山西省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承接基地,加快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体系构建。积极承接先进地区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产业新增长极。六是标准体系促进质量提升。持续开展工信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培育“质量标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工程技术,引领带动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突破性提升。七是未来产业塑造发展优势。探索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两链融合”,构建“技术—产品—场景—业态”的未来产业培育路径。统筹应用已有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创新平台和协作网络,支持在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重点领域成立创新合作组织。 (张琪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