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诸玲珍报道:2月22日,四川省“四化同步”系列主题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举行,主题为“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表示,四川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工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新型工业化取得明显进展。
据了解,2022年,四川省工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6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8%,高出全国0.2个百分点,较好地支撑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9%,达到5.67万亿元,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发挥了“定盘星”“挑大梁”作用。
翟刚表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将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全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先进材料、能源化工、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到2027年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与此同时,大力培育预制菜、无人机、机器人、动力电池等新兴领域,前瞻布局量子信息、太赫兹、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抢占产业“新赛道”,稳定和提升制造业比重。
二是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打造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基地。
三是着力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梯度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3个万亿元级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跃升,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千亿元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强链补链工程,强化能源和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四是强化优质企业培育。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育打造一批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00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
五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狠抓制造业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推动“四川造”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坚持以数字化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加快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会上,翟刚指出,以两化深度融合引领“四化同步”发展,已成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是四川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他表示,未来5年,四川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将迈入全面扩展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要提速晋位,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64%,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突破90%,通过贯标评定企业达到4000家。打造300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推动超过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50万家企业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