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1月份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全国高1.8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15,比上年同期前进15位。”1月15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河北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付振波在会上表示。
据介绍,河北省2022年1—11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4%,排名全国第16,比上年同期前进12位,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个百分点,成为河北全省投资增长的第一引擎。2022年1—11月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427.4亿元,同比增长12%。新增上云企业超1.4万家,工业企业设备上云率达到17.7%。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2566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3家,实现县域全覆盖。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家,派遣266个科技特派团。培育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96个。5家企业和产品入选第七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创历年最佳。
会议强调,2023年大力实施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工业场景三大行动,推动九大工业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力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实现工业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稳固产业链供应链提振工业经济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23年河北将坚持稳中求进,稳固产业链供应链。全力提振工业经济运行,着力稳住重点行业、重点地区,保障重点企业稳产增产。组织开展全省工业高质量综合评价,发布市、县、企业高质量榜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全力以赴抓好重点医药物资生产保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认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100个以上。
坚持招大引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细化工业领域招商引资专项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健全工业投资项目库,实施工业项目1万项以上。建立跨部门联动、省市县协作保障机制,省市县分级分包5亿元以上、亿元以上、亿元以下项目。对年内有望建成投产的工业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新增新建投产入统企业200家以上。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技改专项,实施技改项目5000项以上。
坚持调旧育新,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印发3个工业领域中国式现代化场景建设工作方案、九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推进四大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五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巩固高端装备产业万亿级规模,持续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突破8000家。开展工业设计研究院培育行动,培育工业设计中心20家、赋能新产品300个。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新增上云企业1万家,实施省级工业互联网项目200个,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0家,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实施绿色制造行动,出台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500家。
培育优质企业持续壮大民营经济
据悉,2023年河北将坚持培育优质企业,持续壮大民营经济。积极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组织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服务企业1万家以上。办好“创客中国”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争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新开展“产融对接”系列活动,完善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和金融机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
坚持提质增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收。深入开展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活动,在重点企业组织召开降本增收现场会。组织产需对接活动,组织工业企业积极参加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和“冀优千品”河北制造网上行。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确保无分歧欠款发现一起清偿一起。积极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宣传,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坚持“领跑者”带动,做优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施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健全上市培育体系,力争“领跑者”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加快打造区域特色名品,开展“冀有特色”品牌宣传,组织“冀优千品”河北制造网上行,力争超百亿集群达到90个,争创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