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徐恒报道: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将认真抓好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坚决扛起工业大省的使命担当,坚持工业当先、制造为重,努力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牢牢把握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的使命任务,持续做大工业规模总量。按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力争用5年时间工业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0万亿元。实施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力争今年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2万亿元。
二是牢牢把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使命任务,夯实国家战略大后方的产业根基。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推动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工程,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预判机制,搭建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
三是牢牢把握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的使命任务,与时俱进构建四川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计划,开展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实施“珠峰攀登”计划,培育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产业。开展安全环保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专项行动,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四是牢牢把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使命任务,力争走在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前列。出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四川建设的意见,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打造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优秀场景、示范工厂、数字领航企业。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五是牢牢把握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使命任务,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实施“贡嘎培优”计划和“育苗壮干”行动,培育一批世界500强和千亿级企业,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六是牢牢把握提升产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使命任务,不断夯实制造业发展生态。召开高规格的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编制新型工业化中长期规划,制定制造强省建设一揽子政策,完善省领导牵头抓重点产业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