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联动铸魂育人,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开设专栏推出微课……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党的二十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川回到南京,再次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提问:党代会有哪些议程……”轻点鼠标,只见投影屏幕上,一行字跃然而出:“从这里,读懂中国——走近党代会。”这是徐川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学们教授思政教育课程的一个片段。互动环节,徐川在屏幕上打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次党代会的主题,引导同学们前后贯通学,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主题。
“回望我们从何而来、思考我们身在何处,就不难判断我们将前往何方。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棒接着一棒,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后,徐川的总结娓娓道来、入心入耳。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精彩之处掌声阵阵,在场的同学们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除了立足教学岗位、讲好思政课之外,徐川还走进社区、走进企业,用多种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大众话语向公众传递思想,把党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在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中铸魂育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一线开花结果。
在徐川看来,宣讲的对象不同、场景不同,备课的内容和角度也不同。徐川真诚地说:“给学生上思政课,要结合教学大纲,将最新教材——党的二十大报告融入进去;走出去宣讲,就要结合行业和地方特点,进行专题讲解。”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想入脑入心,徐川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对于徐川上课时所讲授的内容,不少学生都表达了由衷的认可与喜爱。在其中一位学生代表看来,徐川所讲的内容不是书上搬来的,也不是网上下载的,而是正在发生的真实见闻。徐川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让学生喜欢听、记得牢,引发了更多思考。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线下宣讲团,在线下集中宣讲的基础上,特别开设了相关专栏,推出系列微课进行线上宣讲。作为宣讲团成员之一,徐川在首期节目中面向校内校外同步宣讲,畅谈大会感受、解读大会精神。
“继党的十九大之后,今年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在现场再次有幸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至今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在专栏的系列微课中,徐川的感悟发自肺腑。接下来,徐川用八个“心”形容了他心目中的党的二十大:一是中心、二是民心、三是初心、四是核心、五是决心、六是知心、七是同心、八是信心。
在线上宣讲期间,徐川面向校内外全网听众的倡议铿锵有力:“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而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最好的贯彻落实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让我们一起努力!”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段时间,“课代表”徐川还拍摄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微视频《学习100·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说》,在微视频中带领大家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部分“金句”。该节目在江苏省委组织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信平台播出后,受到了广泛关注。
晚上,徐川结束了一天的宣讲和课程。回到办公室后,徐川又开启了“网上课堂”,在拥有30万粉丝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上,与党员、团员青年等网络上的青年群体进行深入交流。在公众号的推文中,徐川用大家听得懂、能领会、可实践的话语,分享着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特别提到青年,青年也要特别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徐川在10月28日的推文中发出了“年轻,真好”的感慨,“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舞台广阔,前景光明,青年强则国强。梦想属于所有人,未来属于年轻人。”
翻阅这篇推文的评论,可以看到无数网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真诚感悟。其中,一位来自山东的网友诚恳而坚定地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的我们应该跟从党的号召,努力担当,挑起时代的脊梁!”
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更加自觉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徐川将深入学习领会跟“青年”和“教学”相关的内容,学先一步、学深一层,为准确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储备和积蓄新的力量。
“我认为我有三重角色。其一是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其二是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其三是一名青年工作者。”徐川曾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自己希望通过这“三重身份”来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坐标,不断加强对党务工作、思政教育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学习、研究、思考和梳理,努力做这些领域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