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民间投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山西省工信厅围绕重点产业链、数字经济、技术改造,多措并举激发制造业民间投资活力。
一是促进重点产业链投资。强化资金支持、项目推进和企业招引,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产业链培育。研究制定产业链激励一揽子政策,列支2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全方位支持产业链企业培育、供需合作配套、重大项目牵引、核心技术推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围绕产业链投资布局。建立产业链纾困解难机制,专人专班推进百项产业链重点项目,拉动民间投资945亿元。开展10场产业链协作配套签约活动,推动30个项目落地。
二是支持数字经济投资。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数字山西”建设。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安排1.2亿元,重点支持两化融合及信息化、智能制造示范等领域;安排2.5亿元推动5G基站建设,力争2023年底前建成9.21万座。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8亿元,重点支持国家级试点示范及优秀案例、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奖励、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等方向。
三是激励技术改造投资。充分发挥省级技改资金撬动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修订印发《山西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将支持比例由8.7%提升至最高15%,重点支持当年投资完成额度大、当年营收增量多的重大项目。2022年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民营企业项目279个,安排资金11.5亿元,撬动民营企业投资214亿元,其中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70个,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项目209个。
下一步,山西省工信厅将强化产业链、数字经济、技术改造三大抓手,持续增强制造业领域民间投资活力和竞争力。 (山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