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走深向实 奋力谱写新型工业化四川发展新篇章
编辑:吴丽琳
把握发展“新阶段”做好融合“大文章” 再造宁夏工业新优势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22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发展“新阶段”做好融合“大文章” 再造宁夏工业新优势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褚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宁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擘画了建设美丽新宁夏的宏伟蓝图、重大战略、实践路径。十年来,宁夏工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深入实施以智能改造为引领的“四大改造”行动,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谱好“融合之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一是坚持政策驱动。根据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和不同层级、行业的企业现实需求,接连研究制定了《推动工业智能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工业十大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政策,围绕网络基础、平台赋能、企业上云、数据安全、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开展专项提升行动,形成有效衔接的政策保障体系。

二是坚持政企互动。组建宁夏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企业首席信息官(CIO)俱乐部和工业互联网专家咨询委员会,引进树根互联、朗坤智慧、国机六院等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联合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行动,在全国率先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全覆盖,切实指导企业把准政策、找准方向,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在企业深耕细作。

三是坚持协同联动。落实国家东西部协同发展战略,与福建、江苏省工信厅分别签订数字经济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产业合作、新产业转化、新型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应用等布局了多项合作工程和具体措施,建成“闽宁云”“苏宁云”,着力打造东西部跨区域协同创新样板。鼓励各市、工业园区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具特色的地方政策有效带动社会总投资超过120亿元,建设了“宁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一大批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了“宁夏工业互联网体验推广中心”“吴忠仪表智能控制阀创新平台”等一大批具有标杆效应的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

打好“融合之基”,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升级

一是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千兆光纤和5G独立组网规模化部署,建设5G基站1万座,实现重点产业聚集区5G网络全覆盖。建成西北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接入企业近500家。持续优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直达链路,直连传输实现低时延、零抖动,达到西部领先水平。挂牌运营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加快算力调度和大数据汇集,全面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能力,实现“一点接入,全网连通”,着力打造“互联网直辖市”。

二是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把握“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宁夏枢纽建设,建成8个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装载能力达到70万台,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第9、西部第1,综合PUE优势全国第2,算力质效指数全国第4,形成以中卫西部云基地为核心的集群式发展模式。聚焦产业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积极引进数据中心配套设备生产线,发展服务器、供配电、制冷等关键环节产品制造和研发,引领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把宁夏建成算力产业的首选之地。

三是加快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常态化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扎实做好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工作,督促企业履行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建成自治区工业互联网态势感知平台,服务企业近5000家,实现全天候多维度感知,在应对工业互联网安全威胁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被工信部认定为2019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大力培育新创企业,积极引进信创服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品,力争打造全国一流的信创产业基地,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架好“融合之桥”,平台体系持续完善

一是做优园区。宁夏工业80%以上的产值和85%以上的企业在园区。聚焦模式创新,建设1个省级综合平台,5个市级监管中心,24个新型智慧园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实现全区工业园区“一张网”,推动园区公共服务、资源匹配、环境保护、应急安全、管理决策等全方位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助力园区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做大行业。聚焦现代化工、装备、冶金等优势特色产业,建成6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根据各行业特点提供工艺及能耗管理、流程控制优化、智能生产管控、设备远程诊断等差异化服务,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不断提升行业制造资源、创新资源和要素资源的共享和协作水平。截至目前,6个平台服务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有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强筋壮骨。

三是做强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放先进技术,将数字化转型经验向行业企业辐射推广。支持“链主”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开展协同创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协同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水平。党的十九大以来,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新模式蓬勃发展,培育了维尔铸造、如意服装等8个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打造了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产业内生动力稳步增强。

搭好“融合之景”,应用场景持续丰富

一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梳理一批具有特定功能和实际价值的细分场景和解决方案,加强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与推广。党的十九大以来,先后培育了共享集团3D打印智能工厂等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和众虎科技等8家企业成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打造了自治区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1个、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69个,全区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8%、56%,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加速向各行各业、各生产环节渗透。

二是推进5G应用场景。谋划出台《自治区5G网络覆盖和融合应用评价标准》,持续推动5G在产业聚集区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加快5G技术在园区、企业应用推广。围绕协同研发设计、柔性生产制造、无人智能巡检等5G典型应用场景,引导企业全面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提升工业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力争到2023年,打造5个特色鲜明的5G全连接工厂、20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三是推进工业APP应用场景。连续4年举办宁夏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汇聚全国范围内各行业优秀的工业APP解决方案,凝聚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集结了全国一流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资源,已发展成为工业技术软件化领域重要的产学研用对接交流平台。通过大赛牵引,先后培育工业APP超过600个,推动千家企业上云,形成“企业专用+行业通用+基础共性”工业APP发展体系,推动工业APP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形成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集成开发环境和部署分发生态。

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宁夏工信系统将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按照党中央擘画的蓝图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的期望,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持续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根本动力的平台应用体系、生态发展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再造宁夏工业新优势,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宁夏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上一篇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