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辽宁省工信厅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10月17日,厅党组到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召开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特别是8月份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体深入学习一体部署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努力学深悟透、入心入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实际举措,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一是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出路所在。辽宁振兴首先是工业振兴,工业振兴就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目前“三篇大文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6.2%,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5.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全省化工精细化率提高2.1个百分点,冶金新材料营收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装备2021年营业收入是2012年的50倍,生物药品、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行业占比较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下一步,辽宁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高质量发展之路,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把“老字号”由硬变软、把“原字号”由短拉长、把“新字号”由小做大做强,建设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加快数字赋能,年底前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过60个,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年底前新建省级绿色工厂等绿色制造单位100家,提升企业能效水平,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产业安全重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这是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特别是产业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辽宁的战略使命。辽宁产业基础雄厚、工业体系完备,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石化、冶金、船舶、机床、集成电路等装备制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沈鼓百万吨乙烯三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核电装备主营收入占全国市场的20%。石化行业乙烯、PX、PTA产能和产量位居全国首位。2021年,鞍钢重组本钢,发展成为中国第二、世界第三的超大型钢铁集团。镁质耐火材料产业具备撬动全球市场的基础优势。下一步,辽宁将牢记“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这个政治使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起来,谋划建设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研制和推广应用。抓好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贡献辽宁力量。
三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自己手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辽宁始终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创建了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及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了4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903家省级技术中心。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诞生了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国产首艘航母、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智能原油船等“大国重器”。薄膜沉积、涂胶显影、真空泵等集成电路装备整机及关键零部件领域,打破国外垄断,进入集群化发展阶段。下一步,辽宁将坚定不移走创新路,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把着力点放在新材料、精细化工、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工业软件等优势领域,推动企业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择优支持一批产业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工信系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要解决好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辽宁始终坚持“企业娘家人、工信一家人”理念,2020年面对防疫物资紧缺的紧张形势,全系统动员,加班加点,推动口罩、防护服等产能短时间大幅提升。2021年面对17年来首次出现拉闸限电严峻局面,发扬斗争精神,多措并举推动电力供需基本平衡。2022年上半年,面对全省四成工业企业由于疫情影响停产的情况,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原料供应、员工返岗和物资运输等问题,全省工业经济加快恢复。聚焦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巨大冲击,制定《辽宁省减轻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287户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下一步,辽宁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多深入企业和基层,加强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送政策、送服务,勤“撮合”、解难题。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加快扩大实体经济规模。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辽宁省工信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好各项重大战略部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辽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