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2022世界VR产业大会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编辑:王伟
VR技术延伸了博物馆的展览空间
VR技术让文物与现实对话
实体制造业是VR产业发展坚实基础
全景影像技术是VR内容基本生产工具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彭国红:
VR技术让文物与现实对话

本报记者 刘晶
 

11月1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召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彭国红在产业链供应链高峰论坛发表演讲。彭国红表示,VR在博物馆应用中实现了展陈设计、社会教育服务、文创开发等三方面的突破。

彭国红表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对文化产业数字化提出了新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等等政策文件,要求博物馆强化数字化科技支撑,推动文物科技创新。他表示,数字新科技的应用和融合无疑也成为博物馆创新发展路径。

彭国红表示,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2022年是元宇宙的发展之年。在这个时期,区块链、元宇宙、虚拟人等众多新名词出现,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多元场景等理念革新着博物馆人的思想,全世界都在关注博物馆人如何推进博物馆的数字化。

彭国红介绍,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紧抓机遇,以服务景德镇陶瓷创新试验区为主线,主动寻求科技赋能:大到智慧博物馆的构建,小到文创产品的开发,都在寻求形式创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通过技术和内容的整合和重构,形成了服务多元的综合体,塑造了属于博物馆的元宇宙。彭国红表示,“近日,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鼓励一、二级博物馆设置沉浸式体验设施设备,这无疑对博物馆的管理升级是一剂强心剂。”

彭国红介绍说,景德镇从汉代开始生产陶瓷,素有“瓷都”的美誉。而集陶瓷工艺展示、历史文化传播、陶瓷理论研究大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陶瓷文博机构,是我国第一家陶瓷专题博物馆。2015年10月,改造完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总占地面积近5.9万平方公里,馆内收藏的藏品将近5万余件。2020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升级为一级博物馆。

彭国红认为,VR等相关技术在博物馆应用中主要实现了三方面突破。一是利用VR技术实现了展陈设计的新突破。通过应用新的技术,完成了数字产品保护项目,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数据资源库,借助智能设备,让游客与文物互动。同时,VR技术与展览相结合,推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展览,近百种产品在VR线上虚拟展中展示。

二是利用VR技术实现了社会教育服务的新突破。在数字时代下,发达的信息技术为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多种可能。“我们推出以观、看、听为主的《景博云观展》,结合快手直播平台开展了直播云游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交活动。我们还突破了以往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的传统方式,创新地组织数字博物馆进机关等活动。”彭国红介绍说。

三是利用VR技术实现了文创开发的新突破。近年来,博物馆抓住时机,与企业共同开发富有影响力的文创产品,努力打造出生动、立体、传播力强的“景博文创”IP。彭国红表示,博物馆已经发行了数款数字产品,如“清乾隆诗文鸡缸杯”“民国粉彩八仙国海”等产品。

彭国红表示,近年来,博物馆在宣传上不断创新,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博物馆将继续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契机,拥抱数字经济,实现文物和现代的对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电子信息产业网 http://www.cena.com.cn
中国电子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66号赛迪大厦8层 邮编:100048
订阅电话:010-88558892 | 88558816

 

关闭